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义堂镇专栏>最新新闻

一城特色半城厂 义堂镇一串产业链托起全国百强镇

2014年12月10日 16:24:00 作者:李霞霞 陈睿 来源:大众网
近日,在兰山区义堂镇临沂帝文人造板厂,一辆满载树根树皮的车缓缓开进。在生产车间前的广场上,一批新生产出的高密度板正装车运往经销商,贴面后经港口运抵中东。

      义堂镇板材产业规模不断膨胀,三成农民当过企业老板,吸掉了75%的农村劳动力,带动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兰山区摸索到一条依靠产业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来驱动城镇化的路径。 

      近日,在兰山区义堂镇临沂帝文人造板厂,一辆满载树根树皮的车缓缓开进。在生产车间前的广场上,一批新生产出的高密度板正装车运往经销商,贴面后经港口运抵中东。

      “这些板都是由板材‘下脚料’制成的。因为机器设备比较先进,原先废弃的树枝、树根、树皮等破碎后经过热磨机磨成纤维,细度可高达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木纤维加胶后烘干,最后铺装成板。”临沂市帝文人造板厂总经理徐连祥说。在帝文木业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条流水线经过14道工序,十几分钟后,干巴巴的“废料”就变成了可用的密度板。现在该企业每天可“吃”掉这样的树木“垃圾”200吨,生产密度板130-150立方米。

      义堂镇是全国四大板材生产基地之一,现有各类板材生产企业4200余家,从业人员20余万人,板材业也成为兰山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据义堂镇党委书记王玉杰介绍,仅像帝文人造板厂这样专吃“下脚料”的企业全镇就达十余家。目前该镇的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可以把一棵树从树根、树干到树枝、树叶全部“吃干榨尽”:树根、树枝可以做成家居装饰用的低档密度板、刨花板,树干去皮后加工成各类板材,剩下的木屑、刨花压成密度板,还有部分下脚料粉碎后加工成木粉出口,全镇见不到一丝剩余。围绕板材产业,该镇已形成了加工木材所需的机械产业,做板材及家具所需的胶则形成了化工产业,整个木材加工产业的价值可以全部兑现成财富。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传统的生物链条。在兰山区板材业,这条链条变成虾米供小鱼,小鱼供大鱼,由“消耗”变成“供给”。 据义堂镇党委书记王玉杰介绍,为适应市场需求,目前义堂板材业已辐射到周边方城、枣沟头等镇,大大小小的板材企业如同沃土,为大型板材中端和终端企业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原料,使其根深繁茂。有了良好的产业支撑,该镇以整合提升为重点,力求产品高档化、装备现代化,专门规划了占地3平方公里的高端木制品产业园(林产科技园),引进一批产品附加值高、社会效益好的高端家具、木地板等板材业终端林产业项目,加快板材家具一体化发展。规划后的板材企业在高端家具、地板区与工业园对接,胶合板和板皮区与费县探沂对接,形成兰山板材业发展的龙头园区,打造全国高档家具生产基地和最大人造板生产加工基地。

      背依商贸物流之都,兰山区拥有全国成本最低的生产线,价格优势赢得了市场亲睐。立足庞大的木材产地,兰山区商贸城建成了年交易额130亿元全国最大的板材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中国装饰板材城”和30万平方米山东最大的家具批发卖场“兰华国际家具材料城”,构建起木业产业“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除了高端木制品产业园,还规划近30平方公里的板材产业提升区、8平方公里的铁路货运物流园和两个配套的机械化工产业园,合力打造一个集市场、加工、物流于一体,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的木材产业聚集区。

      产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义堂镇培植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养活了全镇经济支柱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也养活了以此为生的城镇居民。据义堂镇党委书记王玉杰介绍,现在义堂镇有能力有资本的可以就地创业,全镇三成农民当老板,七成农民转工人,不但全部解决的镇上的人就业,还吸引了十余万外地打工者就业。现在工厂一线岗位每天收入不少于200元,技术或管理类岗位月收入多达五六千元,农民的生产方式改变了,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

      有了产业做支撑,有了就业做保障,城镇化是水到渠成的事。目前义堂镇将全镇68个行政村打破村庄界限,进行了合村并点,规划成谷城、涑河、屠苏等13个大社区。每个社区都建有与规模相匹配的幼儿园、学校、医院、超市、文化广场、市政绿化等公共配套,形成半小时生活圈。除了社区外,在中心城镇17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建设了一个特色新城,将各个社区串联起来,社区居民在这能找到更加高标准的生活服务,同时满足企业高品质服务、商务会展的高端需求。

      今年,市政府又提出将义堂镇按照西部新城区近期30万人口、中期50万人口,打造50平方公里的中等新型城市定位。聘请浙江省规划设计院提升城市规划,将全镇101.5平方公里规划为50平方公里的新型城市和51.5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一城特色半城厂,一半产业一半城”的新城格局。(李霞霞 陈睿)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张婷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