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立人”是教育之本

2014年09月26日 17:20:00 作者:张涛甫 来源:新民晚报
“立人”是教育之本。教育的目的不是将受教育者驯化成一个个“标配”产品,而是将其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富有个性的人。

      如果允许大胆假设,将高考制度从国人生活中抽走,其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高考制度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产物,成就有目共睹,但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也不容回避。“立人”是教育之本。教育的目的不是将受教育者驯化成一个个“标配”产品,而是将其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富有个性的人。“一考定终身”、单一标准选才的考试模式,选出的人必然是单向度、扁平化的。

      《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近日公布,这一方案集公平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于一体,凸显“立人”导向,亮点不少。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目标明确,突出问题意识。上海高考改革的目标既能接续国家高考改革的总目标,呼应时代要求,又能切中本地实际,明确勾勒出上海今后的高考制度愿景。上海版本的改革目标是:2014年启动,2017年整体实施。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具有上海特点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改革方案还将目标细化到具体年份,把目标愿景落定在结结实实的问题上。上海版本的改革方案突出问题导向,实实在在,刮铁留痕。

      二是确保公平底线,拓展学生选择空间。上海高考改革在确保“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底线的同时,努力在考试、评价、招生等环节追求更高水平的“内涵公平”,避免学生将“赌注”投在一次统考上,从而适当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给不同特长、爱好的学生以公平的个性发展机会,允许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兴趣,自主选择科目、难易程度和考试时间,为学生个性发展留出空间,引导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保护兴趣、发展特长。

      三是克服“一刀切”,探索综合评价方式。为了应对高考,一些学校以牺牲学生兴趣多样性选择为代价,“定点投篮”,全力以赴比拼少数应试科目。上海高考改革从探索综合评价方式入手,将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使其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既让高中在评价学生时更客观全面,也可使高校在招生录取时逐步突破单一总分局限,招到更加适合学校学科专业特点的学生。

      四是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并举。上海这次改革,重新回到教育的初始前提:即如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多样化高质量的人才。要做到这一点,科学育人、科学选才是关键。上海改革以“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改革”、“完善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模式”为突破点,让高考制度回归到教育的科学正轨上来,从治本意义上,为高考制度减负。

      上海版本的高考改革大幕已经拉开,祝愿正在上演的“上海故事”精彩、圆满,不负众望。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