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东坡像前说担当

2015年05月28日 10:14:00 作者:王慧敏 来源:人民日报
西湖附近的花家山庄,竖有一尊苏东坡的石质雕像。风雨沧桑,千百年来,这尊石像如金刚般一直守望着西湖……  现在,踏进花家山庄,石像碑亭旁的那副对联墨香犹存:“垂老舍身依古寺,长留真相在西湖。”  后人记住了苏东坡,我认为,除了他的锦绣文章,恐怕还与他这种为了百姓福祉敢于担当的精神有关。

      西湖附近的花家山庄,竖有一尊苏东坡的石质雕像。许是年代久远的缘故,雕像局部已风化剥蚀,口鼻轮廓漫漶不清。不过,从头戴幞巾、双手持笏的肃穆神态看,当年大抵是颇为庄严的。

      这尊雕像,与西湖上的胜景——苏堤有关。碑文记载,苏东坡为政杭州时,为开浚西湖,令匠作掘慧因高丽寺旁赤山以筑湖堤。此举,遭到寺僧们的强烈反对,理由是:赤山乃风水宝地,掘土将致祸患。

      面对跪成一地的僧人,匠作头目一筹莫展,工程被迫搁置下来。苏东坡闻讯,亲自来到施工现场。道理讲了再讲,可寺僧们丝毫不退让,理由还是那条:破坏风水,天降灾祸谁担当?

      在苏东坡生活的年代,佛教盛行。得罪僧众,绝不是件小事。此外,这件事发生在苏东坡身上,有着更深一层的意思:受佛教家庭影响,苏东坡早年“喜佛”,中年“近禅”,“抄经追思荐亡亲,与友谈禅悟佛道”,可见,佛在他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处理这件事时,他一定反复掂量了心中的天平该怎样倾斜。孰轻孰重?最终,他选择了生民百姓。他凛然告诉僧众:事由我起,上天若降灾祸,就冲着我来,但筑堤之事绝不能延耽。愿舍身护法。

      于是,西湖边便有了这尊“护法”石像。风雨沧桑,千百年来,这尊石像如金刚般一直守望着西湖……

      现在,踏进花家山庄,石像碑亭旁的那副对联墨香犹存:“垂老舍身依古寺,长留真相在西湖。”

      后人记住了苏东坡,我认为,除了他的锦绣文章,恐怕还与他这种为了百姓福祉敢于担当的精神有关。

      现在,干部中,尸位素餐者有之——工作上“守摊子”、“避嫌”、当“老好人”;还有些是选择性“担当”——与自己利益攸关时担当,无关时则睁只眼闭只眼;碰到容易的事担当,碰到困难的事则绕着走。

      不久前,一位市长朋友告诉我:以前得空,就想方设法去北京跑项目,所谓“跑部钱进”;现在不跑了,市里有个项目本来已经立项,我们又设法给退了回去。

      问原因,他这样解释:一是,现在的钱不好“用”了,审得严。宁可少干事,也不想惹事。二是,竭尽全力干了,也不存在任何私心,可难保工作中不出现任何差错。出了差错,谁替你担当?

      这种为政之道,虽不是主流,但该引起我们深思。在治理庸政懒政怠政的同时,还要设法为干部营造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如果动辄得咎,一封子虚乌有的告状信就会搞得你大半年不得安生,那么谁还敢扑下身子真抓实干?

      这方面,杭州的做法值得借鉴,年初,市委主要领导旗帜鲜明提出:“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一方面强调“法定职责必须为”;另一方面,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权力边界和责任边界,只要在边界范围内干,一律予以强力支持。

      回到苏东坡,如果他不为匠作头目撑腰,能有泽被后世的苏堤吗?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张婷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