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家居>热点新闻

平板电脑突遭“打入冷宫” 连iPad都卖不出去了

2015年08月31日 10:05:00 作者:范晓 来源:北京日报
当你手上的智能手机尺寸越来越大,包里的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轻薄时,平板电脑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尴尬。随着“平板手机”日益受到欢迎,用智能手机作为主要便携式“计算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也在逐渐增强,平板电脑逐步被用户抛向外围。

      当你手上的智能手机尺寸越来越大,包里的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轻薄时,平板电脑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尴尬。国际数据公司IDC日前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二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4470万台,比2014年同期减少了7%。而排在前两位的苹果和三星的出货量同比跌幅均超过了10%。

      平板电脑突遭“打入冷宫”

      上班族张欣告诉记者,一开始买iPad时觉得它超薄便携,待机时间长,经常随身携带用来刷微博、知乎等社交网站,看视频。“而现在,这些功能几乎都能在手机上实现,而且更方便。”

      据了解,目前很多人的iPad被闲置,或打开的频率大不如前。29岁的年轻妈妈宋玉萌告诉记者,她家宝宝4岁多,每天回家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作业后,就准许他玩儿半小时的iPad,这几乎是平板电脑的唯一用场。平时她几乎很少有时间会自己用平板电脑。“iPad更多扮演的是一个近乎保姆的角色,有时同学聚会,每家都带着一个小不点,一个小孩手里捧着一个iPad在旁边,大人们也可以聊聊天了。”

      平板电脑刚问世的时候,当时市场上的主流可移动设备是相对笨拙沉重的笔记本电脑和大约4英寸显示屏的智能手机。而平板电脑通常有着9至10英寸的屏幕,在便携性和视频等功能应用上的独特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如同油和水一样分化,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的差异不断缩小。每一年里,旗舰级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都在增大,逐渐逼近了平板电脑的大小。

      随着“平板手机”日益受到欢迎,用智能手机作为主要便携式“计算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也在逐渐增强,平板电脑逐步被用户抛向外围。

      “为什么没人需要我”

      业内专家认为,对于平板电脑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是用户越来越少使用,平板电脑难以在与其他电子产品的竞争中争夺到更多用户的个人时间。

      据分析,95%的iPad都是用来观看在线视频和玩小型游戏,因此用户并没有迫切的升级换代需要。目前,四年多以前生产的iPad2,市场占有率依然高达20.5%。这和其他电子产品的高更新换代率完全无法同日而语。而在过去几年,人们曾追捧众多的火爆应用,包括微信、微博、Instagram、WhatsApp和Snapchat等,已经越来越多地转向了智能手机。

      对于许多企业和教育客户来说,平板电脑永远不是他们的首选。原因很简单:没键盘。作为传统打字工具,键盘的地位至今依然无可取代,而在iPad等平板电脑的虚拟键盘上打字却始终很麻烦和缓慢。虽然可以使用外接键盘,但这样还不如带上一部笔记本电脑。

      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今年8月对全英国人进行了一次调研,生命里不能没有哪种电子设备?结果显示:老年人离不开电视,中青年人因为工作高度依赖电脑,25岁以下的年轻人最无法离开智能手机,而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受访者都没有表现出对平板电脑有特别的依赖。

      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8.9%,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均有下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冰分析,“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网民上网设备逐渐向手机端集中。”

      连苹果都玩不转了

      自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出现首次下滑以来,这一品类的未来就备受质疑,更何况现在连苹果也玩不转了。据统计,苹果iPad今年二季度的出货量仅为1090万台,较2014年第二季度下滑了17.9%,虽然仍以24.5%的市场份额高居首位,但明显受到市场冷遇。

      在当今的科技界,苹果似乎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最明显的例证莫过于,在全球PC市场全线萎缩的同时,Mac仍然能够保持可观的增长。苹果公司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苹果MacBook计算机的销量达到了480万部,同比去年增长9%。

      虽然平板电脑在普通用户市场暂时退居二线,这并不意味着平板电脑在市场上没有一席之地。现在,越来越多的平板电脑集中在媒介消费领域。在主持人手中的提示板,餐厅里的点菜簿,新品的展示册等用途上,平板电脑成为了“香饽饽”。

      然而这并不足以让平板电脑活下去。如何收复失地,重新抢回用户的关注和使用,成为其急需突破的瓶颈。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张婷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