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位高才能权重,而家住兰山区前十街道的平民布衣彭振龙却重“权”在握,可谓临沂的“权”界老大。权俗称“秤砣”,属于古代度量衡中的一种。彭振龙正是一位痴迷于古权收藏的爱好者。
走街串巷收秤砣,边收藏边学习
走进彭振龙家一间20多平米的斗室,一股古朴、陈旧的味道扑面而来,三面靠墙的博古架上摆放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度量衡。
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彭振龙就喜欢上了古权。幼时的彭振龙没有什么玩具,惟一难忘的是妈妈出嫁时带来的一枚猴形权,他经常拿来玩。工作后那枚猴形权就成了他收藏的第一枚古权。“当时的想法就是,收藏古权花费较低,而且很少有造假的。”彭振龙说。
刚开始彭振龙天天往废品回收站跑,央求人家帮忙回收秤砣,后来又流连于古玩市场,等这些地方淘不到新物件时,他索性自己到农村走街串巷收购秤砣。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总能幸运地找到或打听到一些古代秤砣。
如今,彭振龙家中的秤砣、砝码有1000多件,铜、铁古尺100多把,斗、升160多个,每一件宝贝都让人赞叹不已。在传统观念中,秤砣无非是铜、铁两种材质,但彭振龙家中的秤砣有铜、铁、锡、铝、铅、陶、瓷、石等多种材料。而他收藏的古权形态、样式各异,有银锭形、锤形、塔形、馒头形还有各种动物形态的。“年代不同,权的材质和样式都是有差异的。”他边收藏边学习古权的基础知识,将点滴细节都记录在案。
宁愿借钱淘宝,也不愿宝贝花落别家
古权是冷门收藏品,而在临沂市场也越来越难找到新的线索,这使他不得不经常前往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古玩市场淘货。后来他发现了网络上竟有古玩店,且有不少上品权,价格也更加优惠。这个发现,让他觉得捡到了宝。彭振龙家中的200多件古权均是网上购得。
为了收藏古权,彭振龙的日子过得有些紧巴。“看到喜欢的古权就想收藏。”手里的积蓄不够他会借钱来买藏品,为此家人没少跟他提意见,而他依旧执迷不悔。有次在网上看好一件明磁权,对方要价5000元,彭振龙想杀杀价,结果第二天被别人买走了。“那个悔呀,太遗憾了。”从那以后他宁愿借钱淘宝,也不愿宝贝花落别家。
彭振龙对他收藏的那一枚枚珍稀古权如数家珍:“最珍贵的当属一套环形权,那是春秋时期的秤砣,如今所见不多。最大的是那枚青石权,重400斤,过去用在码头给木材、粮食等称重,现在也很难见到。还有古人称银两用的戥子也宝贝得很。”彭振龙说自己的收藏都是抢救性收藏,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称,古权则被当做废铜烂铁卖掉了。如果不抢救,若干年后人们关于秤砣的记忆将会成为空白。
“痴心不改”换来千奇百怪的度量衡
除了各式各样的古权,彭振龙的斗室里还有不少度量器械。“我们常说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掌握一个度,心态方面要追求一个平衡,海水不可斗量。度量衡三个字都在这里面了。”彭振龙介绍道,度是量长短的器具,有裁衣尺、鲁班尺等;量是测定容积的器皿,有斗、斛;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叫衡,有茶秤、盐称、粮称等,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标准,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按照国际标准彻底统一起来。“度量衡发展史可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史,这里面学问太大了。”
彭振龙二十多年的“痴心不改”换来了从春秋时期至今千奇百怪的度量衡。茶余饭后,不管是拿出猫儿、狗儿模样的小秤砣,还是观赏笨重的木斗,或是精细的清代工部造直尺,都能让他回忆起一段收藏的故事。
彭振龙有个心愿在心底埋藏了多年,那就是建一所度量衡博物馆。“临沂是一座商城,最能展示商城文化底蕴的当属度量衡。”
记者 林伟伟
(责任编辑:江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