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城乡环卫一体化督导工作组走访了沂南县、沂水县十几个村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村居原有的村内垃圾堆没有及时清理出村、没有配备保洁人员、环卫基础设施数量位置设置不合理、垃圾清理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
>>沂南城乡环卫一体化情况:
全县城乡建设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会议召开
2014年3月16日,全县城乡建设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尽快推进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要加强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年内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推进村庄“五化”达标,不断提高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水平,提升宜居宜业水平。(信息来源于沂南信息港2014年3月19日发布)
【暗访情况】
路边垃圾堆连堆村内垃圾随处扔
27日上午10点5分,督导工作组在沂南县铜井镇单家庄村西侧的历山北路发现,道路一侧每隔百米左右就有一处垃圾堆,且没有设置垃圾箱,其中一处垃圾堆的垃圾散落在道路上,占据了半条道路,县城来往的车辆无奈之下纷纷绕垃圾堆而行,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经常出现压车现象。
“路边有饭店有工厂,所有的垃圾都被扔在了路边。以前的时候有垃圾箱,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单家庄村村民、70多岁的刘先生指着散落在路边的垃圾堆说。
督导工作组沿着229省道向北奔铜井镇方向,发现附近村居路边都设置了垃圾箱,发现有环卫工人在路边清扫马路,然而从铜井镇驻地进入村居,呈现在督导工作组面前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上午10点30分,督导工作组沿229省道进入西北村百余米,发现路北一处十余平方米的垃圾堆。正在歇脚的71岁的孙大爷告诉记者,垃圾箱只有在大路上才有,村里没见过。
“这个地方的垃圾堆已经很多年了,附近的村民都习惯把垃圾扔到这个地方,时间长了垃圾多了就有人来清理。”村民孙大爷介绍说,村子很大,到路边的垃圾箱扔垃圾要多走好几百米,所以许多村民就选择就近扔在这里。
垃圾清理不及时村民只能随处扔
沂南县苏村镇夏家庄村有3000多居民,上午11点左右,督导工作组在村内看到该村配备了垃圾箱或者垃圾池,但是村内仍然有许多垃圾堆。
在苏村镇夏家庄村的卫生室东侧,河边堆放的垃圾堆中还有一些卫生室用完的小药瓶,玻璃瓶、棉棒等混杂在塑料袋中。“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医疗垃圾,就这样倒在河边,下雨后冲到河里不知道会不会污染河水。”村民担忧道。
“只有垃圾箱,村南还有几个垃圾池,经常满了就没地方扔了,村里也没见过打扫卫生的保洁人员。”在村内一超市门口看孩子的村民说。
垃圾清运不及时的情况在沂南县辛集镇东南庄村同样存在,村内的一处小广场散落着大堆生活垃圾,村民告诉记者,垃圾箱刚被拉走,散落的垃圾是垃圾箱满了没地方放,只好放在旁边的。
“放上垃圾箱后村里的确干净了很多,但是十天半个月才来拉一次垃圾,垃圾箱满了村民就只能把垃圾放在旁边。以前我们都在小广场玩,现在垃圾箱放在旁边,味道很大,我们也就不再去了。”胡同里乘凉的村民说。
>>沂水城乡环卫一体化情况:
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
今年以来,沂水县坚持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建设全景沂水、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举措和重大的民心工程来抓。截至目前,城乡环卫一体化已覆盖所有村居,覆盖率达100%。(该信息来源于临沂文明网2014年6月10日沂水文明办发布)
【暗访情况】
随机暗访6村庄一体化推行良好
沂水县许家湖镇大桥官庄村只有300多人,村里的环卫工只有窦洪斌一人。27日下午2点30分左右,他拿着扫帚清扫村内道路遗留的尘土和散落的树叶,然后将垃圾倒在垃圾桶里。
“我们村人口少,就我自己打扫卫生。虽然村子不大,但是一个人打扫也有点累。”窦洪斌说。据了解,三个月前,村里施行城乡环卫一体化,他就干起了保洁员,每个月工资650元。
与大桥官庄村紧邻的是河东村,同样的环卫设施,保洁人员穿着工装正在清扫道路。在黄山铺镇小庄子村,督导工作组看到了与大桥官庄村、河东村一样的景象。
随后,督导工作组来到了龙家圈镇刘家诸坞村、李家诸坞村、杨家诸坞村等村庄,村内主要道路上都配备了垃圾桶和保洁人员。
“现在村里都配备了垃圾桶,离每家每户都不远,有什么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也很方便。隔几天就有小型的垃圾车来把垃圾桶的垃圾拉走。”杨家诸坞村的村民说。(记者袁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