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社会

关注蔬菜安全 张乐德试做临沂市蔬菜电商开路人

2015年07月01日 08:5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沂蒙晚报
“家门口团购‘1元’蔬菜”“手机下单,下班路上就近取菜”“实现千家万户线上线下O2O买菜新模式”……这是临沂“80”小伙张乐德脑海中构想了无数次的愿景,而在他多年来不懈的努力下,这也即将成为临沂市民看到、体验到的生活方式。为了能给市民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蔬菜,张乐德带领公司团队四处考察蔬菜基地,筛选最好的菜源合作点。

      “家门口团购‘1元’蔬菜”“手机下单,下班路上就近取菜”“实现千家万户线上线下O2O买菜新模式”……这是临沂“80”小伙张乐德脑海中构想了无数次的愿景,而在他多年来不懈的努力下,这也即将成为临沂市民看到、体验到的生活方式。从六家饭店的掌柜,到胸怀大志的“卖菜郎”,再到电商卖菜试水者,几年来张乐德一步步前进在追梦路上。

      关注蔬菜安全投身“卖菜”事业

      1980年出生的张乐德,2002年从临沂大学毕业,不过学习美术的他对艺术却没有多大的兴趣,反倒对创业充满热情。毕业后他曾做过广告设计公司,后来又进入餐饮行业,把饭店开得风生水起,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度扩展到6家饭店。也正是开饭店的这段经历,让张乐德对蔬菜安全问题格外关注。

      “要想把饭店经营好,首先要考虑的就要让顾客吃好,蔬菜的新鲜健康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张乐德说,为了更好地了解蔬菜情况,他曾经深入田间地头、蔬菜基地实地探访。为了追求高产量、好看的卖相,蔬菜滥用乱用农药的现象确实很多,但与此同时,张乐德也遇到了芹菜滞销、蒜农自杀和白菜烂在地里没人要的情况,“不用药蔬菜产量低、卖相也不好,菜农可能辛苦一年赚不着钱,但是用药菜品质就坏了。”在这些矛盾的现象中,他开始梳理农民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开始研究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和需求,最后,他决定寻求方法解决这种矛盾,这种信念在心中慢慢深化。2010年,张乐德关闭了饭店开始做起了蔬菜生意。

      30多个“菜篮子”扎根新城区

      卖菜虽然看起来是个并不起眼的行业,但要想做精做好并不容易。说起最初的起步,张乐德说那还要感谢临沂城管局和临沂商务局的指导和帮助。原来,当时北城新区建设不断加快,市民入住率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北城新区建设工程的不同步和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买菜难等问题导致居民生活不便。在这种机缘下,张乐德便在城管部门的引领下成立“百菜园公司”承揽了便民菜篮子工程南坊小菜蓝的运营。

      为了能给市民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蔬菜,张乐德带领公司团队四处考察蔬菜基地,筛选最好的菜源合作点。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北城新区的“菜篮子”已从最初的十几家发展到了三十多家,除此之外,还在一些大的居民社区办起了生鲜连锁店。为了满足越来越大蔬菜需求,张乐德也发展起了自己的蔬菜基地。“现在公司已经发展了90余亩蔬菜基地,我们坚持选择无污染源的区域进行农业生产,从农作物育种、种植到采摘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在农户合作方面优先选择老实本分、愿意接受原生态理念的贫困户为合作对象,杜绝催生、催熟等反自然规律的

      种植和养殖方法,生产活动全程监控。”张乐德自豪地说,“现在北城新区的市民买的菜,绝大部分都是我家的。”

      试做临沂蔬菜电商开路人

      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当下,尽管网购已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但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的网购目前却还不能尽如人意,产品保鲜质量、物流配送等都是消费者所担忧的问题,而这些也是张乐德一直在思考的事情。为了实现让临沂市民方便快捷地买到安全新鲜的蔬菜,张乐德做过很尝试,虽然其中不少以失败告终,但他却从没想过放弃。

      张乐德告诉记者,自己曾尝试做过“VIP家庭”售菜,每个家庭一年收取一万余元“伙食费”,公司给予保姆式服务,定时送菜、肉、蛋上门,也曾尝试做过会员体验馆,给客户提供了农业休闲、烹饪技巧和养生搭配等增值活动,“这些由于太过超前,市民当下的消费观念很难接受,所以收效并不大。”在吸取了经验教训后,如今百菜园公司正在积极和民生、银联合作,酝酿惠及千家万户的“大民生计划”,“我们准备在各个小区、社区寻找便民服务店合作,推出家门口团购1元蔬菜的活动,还开发了百菜园手机APP,让市民可以体验线上线下O2O购菜模式。”张乐德说。

      “要想成功必然要有创新,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我现在就是在大雾中前行,只要方向是对的,跌倒再多次又有什么关系。”张乐德说,百菜园公司的目标就是通过互联网监控、手机APP选菜等先进方法,把原生态、绿色、安全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产品直接从签约农民的原生态基地配送到消费者家中,让市民享受到了能看到生长过程的放心蔬菜。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