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社会

91岁老兵忆抗战:那一仗目睹17个战友倒下

2015年08月31日 08:42:00 作者:孟君 来源:大众网-鲁南商报
1940年秋的时候,日本鬼子大扫荡,王玉庆老人说,他当时随领导范明枢与省机关进入费县大青山一带,陷入鬼子的重重包围。攻打日照时炮弹炸裂屁股 一连撂倒6个鬼子当上侦察班班长  然而,在1943年12月28日攻打日照的战斗中,王玉庆老人在石沟崖身负重伤。

      “我们在沂蒙山上,我们在沂蒙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虽然已经是91岁的高龄,但每当王玉庆唱起当年打鬼子的歌曲,都好像又重新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意气风发的年代。

      14岁参军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送信过程中与鬼子周旋作战

      在临沂市沂南县辛集镇涌泉庄村(俗名母鸡叫村),记者见到了王玉庆老人,虽然已是91岁的高龄,但老人精神矍铄,仍十分健谈。王玉庆老人告诉记者,他1939年1月16日参加抗敌自卫军,1942年参军入伍115师686团2营6连。1948年复员回家休养。

      回忆当年的抗战往事,老人说,他14岁就参军了,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当时跟着自卫军队长邱文周转移到现在的孙祖匣石一带与鬼子、汉奸周旋作战。

      1940年秋的时候,日本鬼子大扫荡,王玉庆老人说,他当时随领导范明枢与省机关进入费县大青山一带,陷入鬼子的重重包围。“在大青山战斗突围中,我父亲王松(1939年入伍)与首长被日本鬼子一起包围俘虏,父亲被俘后,杳无音信,我很难受天天哭,挂念他的生死,范明枢为让我换换心情,安排我到梁竹行部队骑兵班送信。”王玉庆说。

      然而,在一次执行送信任务时,王玉庆连夜骑马绕行160里山地前往陡沟桥八路军司令部,在送信过程中险情不断,还被汉奸敌特暗地里盯上了。王玉庆说,当他费劲周折冒着落入山崖摔死的危险将战马拉上一道山沟时,喘息未定,山沟对面的汉奸特务也尾随而至,喊他名字叫他别走等等他,还自称是熟人“丁连昌”。

      “‘丁连昌’是我战友,早在先前的战斗中牺牲,所以我当时很警惕没有理会他们,正要上马离去,对面就打来几枪,这下我知道遇上敌人特务了,于是也马上端起枪,调好快慢机,回首就是一梭子,打得山沟对面嗷嗷叫。”王玉庆说,第二天,部队派人到现场查看,发现一只鞋子和几大滩血迹,顺着血迹找到一户人家,抓到一个受伤汉奸特务,起出了两具中弹死亡汉奸特务的尸体。经过审问,破获了一个鬼子安插的特务机关,他也因此受到了立功嘉奖。

      攻打日照时炮弹炸裂屁股 一连撂倒6个鬼子当上侦察班班长

      然而,在1943年12月28日攻打日照的战斗中,王玉庆老人在石沟崖身负重伤。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那次的战斗经历是父亲心里一个永远的伤痛,直到现在老人还不愿提起这事。

      据了解,在当时的战斗中,王玉庆和部队副排长王继臣(莒南人)与其他战士在半山腰上与鬼子进行殊死搏斗。突然,敌人打来的一发炮弹掉落到了他们中间,副排长王继臣为了救战友,飞身将敌人的炸弹揽到自己怀里,当时他就被炸弹炸飞了,一条血淋淋断腿落在王玉庆的脸上,弹片也将王玉庆的屁股炸烂。

      沉默了许久,王玉庆老人说,那次战斗共牺牲了17名战友,当晚战友的遗体排放在山坡上,月色下,看着战友苍白又熟悉的面孔,他心里非常难过。

      随后,1945年2月,王玉庆又被调到团轮训队,在日照新兴参加截击日本鬼子支援太平洋战争军火物资的战斗。王玉庆说,当时的鬼子不仅装备好战斗力也很强。眼看鬼子嗷嗷叫着向八路军阵地冲来,战友一个又一个倒下,他为了把鬼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端起65式机枪就朝鬼子猛烈射击,一连撂倒了6个鬼子。可惜鬼子死掉的同时他的机枪也炸了膛,崩掉了自己一截手指,脑袋被炸一个血窟窿。那年他18岁,之后被选为侦察班的班长。

      父子两人出生入死共同抗战 参加战斗近百次行军近万里

      回忆起自己的父亲王松,王玉庆告诉记者,父亲和他都曾参军抗战。

      王玉庆说,父亲1939年参军入伍,在沂南青驼参军给三号首长李澄之当马夫。1941年,在大青山突围中王玉庆的父亲和首长一起被俘虏,被押往内蒙古煤矿做劳工,受尽了鬼子残酷的折磨,过着非人的生活,没白没黑地挖煤,喝煤渣水,一天吃一个糠窝头。在那个煤矿里,还不断有劳工被抬向万人坑喂狼,剩下的劳工眼看活不了几天了,大伙都想逃走。

      终于有一天劳工的放风机会来了,他父亲趁小鬼子不注意,抱起一块20多斤的大煤块就砸向小鬼子的头部,直把头给砸碎,与20个劳工逃出地狱,还缴获了一杆枪。“那天晚上我父亲脱掉囚衣,跋山涉水,经沈阳、大连,等多个城市,最终回了部队继续作战。”王玉庆说。

      王玉庆说,他和父亲同时抗战10多年,共同参加战斗近百次,行军近万里,转战南北,有时几天几夜都吃不上饭。后来,父亲退伍回家后不久,就于1951年离开人世。

      “想想牺牲的战友,能活下来真是万幸!”王玉庆老人说,现在的生活好了,他经常会给孩子们讲那些抗战的历史,让后代永远牢记这段悲惨的过去,更好地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记者 孟君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