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一个革命老区,在不到十年内,从灰色苍茫的沂蒙山深处,走向了绿意盎然的在水一方,脱胎换骨,成了滨河生态之城。
眼下,这个被称为“全国革命老区的名片”的老城临沂,正在向全国文明城市发起冲刺。
为什么要创城?创城能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又能给这座城市的居民带来什么?或许揭开之后的谜底,正是解读这座城市飞跃式发展的密码所在。
“超乎想象!”9月19日,沂河河畔,来自北京的投资商张铭华深吸了一口气。这是用来形容临沂的,这位中年商人来临沂考察投资环境,只看了一天,就惊诧于这座城市的变迁。“本以为是沂蒙山区,原来是一座水波荡漾、风景优美的现代化新城。”
街头不断闪现出一句标语:让城市更文明,让市民更幸福。这让张铭华倍感亲切,“一座城市的文明之处,在于让人生活得方便幸福,这是城市发展的真谛。”而临沂,正朝着创建文明之城奔去。
异乡人的印象
“这条河征服了我,太美了”
每个到临沂的外乡人都要到沂河走一走,张铭华也不例外。
正值周日中午,阳光细弱,秋风拂面带来阵阵凉意。不少人或临河眺望,或徜徉河边,享受着沂河的景致。
张铭华拿着相机对准了一对河边散步的年轻情侣,近景是河边的依依杨柳,远处是河西岸红白相间的洋房,景致相得益彰。
“经常过来走走,算是亲水吧。”这对年轻情侣是临沂大学的教师,女孩比较善谈,自小在沂河边长大,对这条河有着很深的感情。“现在这条河成了风景区,河岸边绿树成荫,花花草草都成片了,就只是在河边走走,吹吹风,看看蓝天白云,也是一种享受。”
话音刚落,张铭华对记者粲然一笑,“这一描述,简直是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女教师毫不掩饰自豪感:“以前不敢说,现在的沂河真的是处处风景。”
“真没想到现在的临沂会发展成这样。”张铭华感叹,自己在临来前并没抱太大希望。“这次公司想拓展电子商务贸易,有人推荐了临沂,但我印象中临沂还是老电影里那些贫困落后的镜头,没想到来到临沂后,只是这条河已经征服了我,太美了。”
本地人的解密
“临沂的目标绝不仅是摘掉穷帽子”
之前的沂河并非如此。
“从前的沂河河道比较窄,两岸居民区的垃圾往河里倒,河水被污染,臭烘烘的,没人愿意到河边走。”作为“老临沂”,临沂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明说。
而现在的沂河成了“百里水域似瑶池”———这是高明为沂河所作的诗句。
临沂沿河建了70多平方公里的滨河景区,建起了30处文化广场和百里健身娱乐长廊。河西是老城兰山区,经过近几年规划,许多低矮简陋的旧房被改造成商品楼盘。
沂河东岸原本是农田,现在经过整改开发后,高楼大厦林立,雄伟气派。两岸有湿地公园,有人造浴场。下游河道经橡胶坝拦截,形成了沂蒙湖。整个城市被水环绕,已打造成滨河生态城市。
这一城市品牌明显提升了临沂的城市形象,美丽的环境每天吸引几十万客商云集,其中不乏像张铭华这样的外来投资商。
很显然,对沂河的改造提升,绝非仅仅是解决一条河污染的问题,也绝不是以往拆几处房子,再建几栋高楼的“加减法”,这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上实现的一次突破。
“这是临沂人追求文明生活,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种自觉诉求。”高明说,临沂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摘掉穷帽子,“一座城市,既要外练‘筋骨皮’,也要内练‘精气神’,经济硬实力与文明软实力要比翼齐飞才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老区人的倔劲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不信你自己转转”
城市的文明建设并非一日之功。然而,临沂自觉追求文明城市创建的这股劲儿却带着老区人民特有的倔强。
“不创则已,创必成功。”这句满怀豪情的话,成了很多临沂人的口头禅。事实也让人咋舌。自2004年临沂提出“一创六建”活动的总体目标,果然“创必成功”,收获了一张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2004年,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年,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2007年,获评国家园林城市;2008年,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9年、2010年分别获得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地级市第七名和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11年,获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并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验收。
而当前,临沂正向“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最高荣誉称号冲刺。
“为了创城,大家都鼓着劲儿呢。”正在滨河大道执勤的志愿者刘莉莉说,她是大埠东社区居民,自从开始创城,她参加过多次志愿活动。
“创城不分你我他,大家都是主人翁。”她随口念出一句创城的口号:“谁不希望自己的家园更漂亮?让老百姓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大家都能受益,这样的创城,老百姓能不支持吗?”
的确,在一张张城市名片的背后,是看得见的城市变化。“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生活更方便了。”刘莉莉忍不住笑了,“我经常跟外地的朋友这么介绍。不过,这是大实话,不信你自己转转看。”
临沂人更愿意让别人亲自去走一走,“说破天也没用,关键是眼见为实。”
决策者的秘诀
“创城不单纯是为了一块牌子”
也有一些人不理解一个革命老区为何孜孜追求文明的创建。“老区能够脱贫致富就不错了,何必劳民伤财搞这些虚的?”
“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并不是单纯为了这块‘金字招牌’,最重要的是让人民群众从创建中得到最大实惠。”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一语道破,也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为民创建的创城理念,才会赢得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这才是‘创必成功’的秘诀。”
在创城的动力下,一系列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质的措施扎实推进,如改造城市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夯实文明社区创建基础、提高窗口部门服务质量等。
“创城的过程,其实就是改善民生的过程,就是促使临沂大发展的过程。”张少军表示。
目前,临沂的近期发展规划为“沿河发展,北上东进”,要整体形成“一河五片”多城区组团式的空间布局。各片区集中布局,五片区之间由河流和绿带自然分割。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张铭华感叹,临沂沿河发展,这个路子必定越走越宽,城市越建越漂亮。
远处的沂河大桥上正走过一个婚车队,俨然一道风景线。张铭华赶忙举起相机。旁边有人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车队都要在沂河大桥上走一遭,“大桥壮观,车开起来带劲儿。”
(责任编辑:江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