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临沂新闻 >

5万!临沂高考报名人数创新低 呈现三大特点

2011-12-14 08:15 作者:赵义 来源:大众网—沂蒙晚报
“2012年,兰山考区参加高考的人数只有8400多人,比上一年少了200多人。”兰山区招生办主任刘宗业告诉记者。2003、2004年,兰山考区高考报考人数分别是8935人、8792人,而之后的2005年至2009年,兰山考区的高考报考人数一直在10000人左右徘徊,2012年的高考,兰山区的高考报名人数只有8400多人。

    2012年,兰山考区参加高考的人数只有8400多人,比上一年少了200多人。”兰山区招生办主任刘宗业告诉记者。20032004年,兰山考区高考报考人数分别是8935人、8792人,而之后的2005年至2009年,兰山考区的高考报考人数一直在10000人左右徘徊,2012年的高考,兰山区的高考报名人数只有8400多人。

     

      夏季高考人数的波动不仅是在兰山区,2005年全市共有85592名考生参加高考,2006年,这个数字增加到91547人,而到了2007年,我市高考人数达到9.43万人,居全省第一。从2008年开始,我市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下降,先是2008年的89545人,再是20092010年的75068人、7.56万人,到了2011年,只有61212人。

     

      “2012年最终的数字还没统计出来,初步估计在5万多人。”13日,市教育局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的高考,最大的变化就是人数。按照这个数字计算,明年我市高考报名人数较2011年减少近两成。

     

      而对于造成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原因,刘宗业表示,由于每年适龄考生人数不同,所以会造成人数上的变化,“生源减少和高职招生数量的增加或许是两个重要的原因。”

     

    2012年夏季高考报名有何特点

      日前,2012年高考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全部结束。2012年夏季高考报名呈现什么特点,和往年相比会有什么样的新变化?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市考试中心以及兰山区招生办的相关负责人。

    特点1:“高龄”考生未出现

      在往年的高考中,媒体曾报道过一些高龄考生,而在兰山区,这种考生并没有出现,“今年,报考的考生年龄最大的是1985年出生的,像‘爷爷级’的考生并没有出现。”据刘宗业介绍,目前,兰山考区参加2012年高考的考生都是在校的高三学生。而一些社会上的考生,多是毕业之后上高职或者其他技校的考生。今年在我市,这种情况没有出现。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只要是参加工作的人一般不会选择参加高考。如果对学历有要求,这些考生可以选择成人高考,而这种脱产的普通高考,社会考生一般不会报名参加。”市招生办副主任桑柏昌表示。

    特点2: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更加人性化

      从2009年开始,山东省高考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往年,考生在网上报名的时候会产生一个网上报名序号。而今年,考生进行网上报名的时候,一旦信息确认便会随机生成考试号。“从现在开始,很多高考考生会参加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在考试的时候,高校一般会要求考生提供考试号。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从今年开始,考试号在网上报名的时候便会随机生成。”刘宗业表示。

     

      除此之外,夏季高考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艺术文、体育、理工、艺术理,往年,一些参加艺考的学生如果专业课过不了还得到招生办重新进行科类确认,从今年开始,高考现场确认取消了科类确认,未能通过艺考而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将不用进行二次确认。

     

      “今年的高考无论是网上报名还是现场确认比往年更加人性化。”刘宗业告诉记者。

     

    特点3:高中冲线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和研究生考试、成人高考不同,高考网上报名的人数和实际现场确认的人数基本相同,“每年只有几十个人不到现场确认。”据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市实行严格的考生报名审查制度。

     

      首先,考生所在学校会对学生的资格进行初次审查,之后,教育部门负责学籍的人员会对考生资格进行二次审查,等现场确认时,招生办的工作人员会对考生的资格进行第三次审查。“经过严格审查,所有不合格的考生将被筛查下来,知道最终不能确认,一些想冲线的高中生和重新报考的在校大学生便放弃了网上报名。”

     

      记者赵义

     

    (责任编辑:江志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