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临沂新闻 >

临沂大剧院选址北城新区 2013年国庆节投入使用

2011-12-14 08:22 作者:金成远 来源:大众网—沂蒙晚报
13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临沂大剧院选址已经确定,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预计2013年国庆节前可投入使用。

    “我在北京生活了四年,以前经常到一些剧场看演出,什么时候临沂也能有现代化的剧场,能吸引国内外优质的演出团体来这里演出啊?”对于经商多年的先生来说,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品位的演出一直是他的梦想。现在先生的梦想即将变成现实,13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临沂大剧院选址已经确定,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预计2013年国庆节前可投入使用。

     

      经常走南闯北的先生去过国内不少大城市,每当看到剧场的演出信息,他都会买票观看。“我特别喜欢看话剧,坐在剧场里看演员们在台上表演,近距离地体验剧中人物的悲喜,这种感觉是看电影和电视体会不到的。”先生告诉记者,每年到了春节前后,都会有一些演出团体到临沂演出,这两年他看过来自国外演出团体的芭蕾舞表演,听过新春音乐会,但这一年中仅有的几次演出对他来说根本不过瘾。“现在城市飞速发展,影院多了,各类文化活动也多了,但老百姓已经不仅需要秧歌会这种乡土文化演出,同时也需要像话剧、舞台剧这样的高雅艺术。”先生表示,现在临沂缺少的正是可以承接这种高端演出的场所。

     

      记者了解到,为满足市民对高端演出的需求,我市将临沂大剧院建设列入民生工程。目前,临沂大剧院选址已经确定,在北城新区文化中心区域,坐落在北城新区算圣巷中段南侧,南邻临沂市博物馆新馆,北邻临沂市文化艺术中心,东、西均邻滨河阳光小区。

     

      据介绍,临沂大剧院正在紧张的规划设计中,争取今年12月底之前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国庆节前投入使用。

     

      新闻链接:文化建设全面提速城乡居民共享多彩文化

     

      11日,正值周末,在市疾控中心上班的朱先生来到市图书馆借到了两本书。图书馆正式向社会开放后,他已养成每个周末到这里借书、还书的习惯。“市民拿着一张读者卡,就可坐拥50万册图书,大大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土生土长的临沂人,先生对能生活在拥有现代化图书馆的城市,感觉十分自豪和舒心。

     

        城区“三馆”乐了市民

     

      每到周末,市图书馆里就会变得热闹起来,前来借书、还书的市民络绎不绝。今年530日,坐落在临沂人民广场西侧的市图书馆正式开馆运行,这座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的建筑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目前,馆藏纸质图书50万余册,中外文报纸230种,中外期刊1000余种,日平均接待读者3100余人次,已经办理读者卡2万余张。

     

      驾车驶入北城新区,人们总会被一座四本“巨书”叠加起来的建筑所吸引,这里就是临沂市博物馆。今年93日,市博物馆新馆开馆运营,市民通过预约就可免费参观。在这里,市民能了解城市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见证临沂文化的辉煌,唤起对临沂历史文化的情感。目前博物馆馆藏文物10000余件(),内设临沂通史展、汉代画像石展厅、历史名人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铜镜古钱币展厅和书画展厅。

     

      离博物馆不远,“门”型建筑市文化广场屹立在景观湖南侧,有机融合了临沂市工人文化宫、老干部活动中心暨老年大学、群众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宫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功能,目前文化广场已由北城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移交给市文化中心管理办公室和市园林局。不久的将来,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到这里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

     

      一村一月至少看一场电影

     

      在广袤的乡村,文化的甘泉同样也流进了农民的心田。如今的农民已不仅仅是坐在家里看丰富的电视节目,到了农闲季节,到农家书屋找一本专业书籍学习技术,在文化大院里伴着乐器声唱上一曲,晚上在小广场上看场电影,农村的文化生活已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新建村级文化大院1270个,累计建成6321个;新建农家书屋1262个,累计建成4730个。广播电视有线数字“户户通”工程入户率达到76%,开展了广电直播卫星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站点规范化建设达标率65%,完成了公共电子阅览室215个的试点任务,为下一步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农村电影放映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放映,保证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要求,实现放映近8.6万场次。

     

      各县区也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文化阵地的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娱乐活动,全市累计举办文艺演出、文艺会演比赛2000余场次,送戏送书画下乡450余场次。

     

      5年内所有行政村将建成文化大院

     

      除了临沂大剧院正在规划设计中,我市文化民生建设工作全面开花。

     

      记者了解到,目前兵学城已进入扫尾阶段,我市还将制定三馆免费开放的长效机制。文化部门还将抓住我市享受中部地区有关政策的机遇,先后与省文化厅、文化部等上级部门对接,将有关政策纳入2012年预算,争取资金早日到位,确保“十二五”期间所有行政村建成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同时与鲁信集团和新世纪电影院线公司合作,在各县区规划建设城镇数字影院,加快城镇数字影院建设步伐。

     

      今年10月,一部以沂蒙红嫂光辉业绩为素材的现代柳琴戏《沂蒙情》在全市首演,经过26场的巡回演出,获得了观众的好评。经过观众的检验后,市柳琴剧团还将对该剧进一步修改锤炼提升。

     

      “一座城市不仅要建设现代化的文化基础设施,更要不断挖掘各种文化资源,打造出一部部文艺精品,让文艺精品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沂蒙情》外,我市还将打造出更多优秀的柳琴剧目,目前我市正在组织力量编排一部反映新农村建设的现代柳琴戏——《桃花湾》(暂名),力争近期拿出剧本大纲,召开剧本研讨会,并尽快组织排演。

     

      记者金成远

     

    (责任编辑:江志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