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五一劳动节策划:城市生活垃圾的最后一道闸门

2015年04月24日 11:51:00 作者:林鹏 来源:大众网
今年50岁的刘冲,是一位临沂市垃圾填埋处理厂工作5年多的环卫工人。5年前,他曾经与5位同事每天负责至少1000吨以上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任务。5年过去,刘冲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唯有刘冲依然在这里坚守着。面对质疑,他说“工作总得有人干吧”。这朴实话语的背后,是一种沉甸甸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刘冲正攀爬挖掘机,他即将开始一天的工作。自从09年来到垃圾填埋场工作的他,至今已经能够熟练驾驶推土机等多种器械。

    刘冲正驾驶着挖掘机堆放、平整垃圾。

    不论多累,只要坐在挖掘机驾驶室中,刘冲就会精神抖擞,全神贯注。

    那次受伤后,刘冲的右腿至今没有完全恢复,走路时略有不适。

    只要有时间,刘冲总会拿起毛笔,练习书法。他说,我们环卫工人也有自己的追求。

      大众网记者 林鹏

      今年50岁的刘冲,是一位临沂市垃圾填埋处理厂工作5年多的环卫工人。5年前,他曾经与5位同事每天负责至少1000吨以上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任务。5年过去,刘冲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唯有刘冲依然在这里坚守着。面对质疑,他说“工作总得有人干吧”。这朴实话语的背后,是一种沉甸甸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动请缨 从舒适岗位调到垃圾填埋场

      2009年,随着城市垃圾量的逐渐增加,处于备用状态已经两年的临沂市垃圾填埋处理场重新投入使用。同年底环卫系统改制,系统内工作人员进行分流。看到垃圾填埋场缺人的刘冲经过主动申请,和另外五名同事来到垃圾填埋场工作。

      正常来说,临沂市区每天会产生2000余吨生活。其中一多半被送到发电厂用于焚烧发电,另一部分则被运到垃圾填埋处理场进行处理。近些年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推进,乡镇垃圾也被送来垃圾填埋场处理,使得垃圾数量陡增。“一时不处理,垃圾就成堆”,刘冲回忆,最多时他和同事一天处理垃圾3000多吨,少则每天也得处理1000多吨。庞大的垃圾处理量,让临沂市垃圾填埋场的环卫工人们一人身兼数职,尽可能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

      1988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刘冲被分配到河东区一所中学当教师。两年后他进入环卫系统工作。随后,刘冲先后在市容队当过队长,干过办公室副主任,工作相对清闲舒适。虽在环卫系统工作多年,但是垃圾填埋处理场对他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为了能够早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刘冲起早贪黑的工作。

      从头开始 从外行人成为机器操作的行家

      刘冲现在能够熟练驾驶各种垃圾填埋处理作业车:推土机、挖掘机……临沂市垃圾处理厂的大型设备他全部会操作,堪称单位的多面手。然而,刘冲曾经只会驾驶小型车辆。

      在来到垃圾填埋处理场前,刘冲从未接触过推土机、挖掘机等作业车辆。刘冲明白自身短板,就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垃圾填埋作业方面的资料,学习机械操作修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虚心向专业人士请教。通过钻研,他学会了装载机、压实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多种作业车辆操作,并熟练掌握了垃圾填埋的运行技术和操作技巧。

      垃圾填埋场作业人手较少,他既要操作装载机进行垃圾转载,又要操作推土机、压实机对垃圾进行推平、压实、覆盖。工作虽繁杂,刘冲却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填埋作业任务,保证垃圾及时倾倒、整理填埋,保障了填埋场的正常运转,从而有效确保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流程的顺畅。

      工作环境差 近50℃高温让自己汗流浃背

      2013年全国优秀环卫工人领奖,300余人中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先进工作者在垃圾填埋处理场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垃圾填埋场工作的艰巨性。

      炎热夏天苍蝇到处飞,让作业车挡风玻璃漆黑一片。尽管每年喷洒数十万的消毒灭虫药,收效却甚微。刘冲不敢打开作业车门,唯恐苍蝇飞入车内。紧闭车门的作业车内部最高温度能达到近50℃,他常常被热得衣服贴身,汗流浃背,“脱下衣服一拧,水‘哗哗’的淌”。工作一天,身上全是臭味。垃圾尚未覆盖之时,臭味更大,“带上口罩,口罩都臭了,衣服也被熏臭了。”

      垃圾运输车中常有污水渗漏,将路弄得泥泞不堪。每逢下雨时节必须穿靴子,不然“裤腿上全是污泥”。每次回家,刘冲都是先在阁楼里把衣服换下才走进家门。之前家人只知道他在垃圾填埋场工作,后来经过不少媒体的报道,才知道他的环境工作。

      曾数次受伤 右腿走路至今不方便

      与垃圾填埋处理场臭味熏天、垃圾堆积成山的环境相比,工作中的危险性则更让刘冲印象深刻。

      有一年元旦,寒冷的天气让满是污水的垃圾平台完全结冰。刘冲从挖掘机上下来时候脚底打滑、没有站稳,重重摔倒在钢板上。“当时摔懵了,趴在那里一点都起不来,是同事费了老大的劲才把我拉起来,”刘冲回忆,虽然经过及时治疗,但他的右脚还是留下伤病后遗症:工作一累关节就疼,走起路来脚步不稳。

      2013年3月的一天,刘冲驾驶着D85推土机结束作业后,准备下班去吃饭。他下车时塑料扶手突然断裂,导致刘冲直接从推土机上摔下,身体左侧四根肋骨被摔断。那段时间,感冒成了一件令他恐惧的事:打喷嚏会引起肋骨剧烈疼痛。只要想打喷嚏,刘冲便使劲弯着腰,把打喷嚏的“冲动”压回去。

      也想过离开 活总得有人干成为坚守信条

      恶劣的工作环境,庞大的垃圾处理量,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几年下来,不少人先后调到其他较为舒适的岗位,唯独刘冲一直坚持待在这里。看到别人调离岗位,妻子也劝他换个工作岗位。妻子的理由是“整天不着家,常年起早贪黑的工作也让刘冲血糖偏高”。从事医生的妻子劝他,离开垃圾填埋场,对刘冲的身体也有好处。同时还能和孩子多沟通,帮助孩子提升学业。

      其实已经在垃圾填埋处理场工作五年的刘冲,也曾经动过数次离开这里的念头。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的期盼。而孩子成绩不是很好,让当过中学老师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刘冲常常在心里自责:如果多陪陪孩子,帮他辅导下功课,孩子成绩会不会更好些?

      刘冲自己也很很矛盾:自己离开后没人来接替自己怎么办?每当想到这里,刘冲自己就把这个想法否定了。“活总得有人干吧”,刘冲倔强地秉承着这样的观点。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王目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