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山街道志愿者在向市民免费发放见义勇为宣传材料
大众网临沂7月2日讯 不管什么活动,最怕走形式,摆花架子,尤其是在思想道德层面开展的活动。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24字进行的爱、诚、孝、仁“四德工程”建设,是兰山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造“厚德兰山、首善之区”的重要载体,如何让“四德”工程在基层落地生根,兰山区不断探索。
今年,兰山区创新思路方法,将“四德工程”主题教育活动与传统文化、文明城市创建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机关、企业(市场)、学校、村居四个层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经过2年多的实践,“四德工程”建设在社会落地生根,犹如一场润物无声的细雨,陶冶了群众的道德情操,增强了干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以市场诚信带动行业诚信,促进社会守信
“到兰山商城购物有保障,图的就是放心!”在兰山区中国教育用品基地,来自江苏邳州的潘先生正将一批文具发往广州,从2010年第一次来兰山算起,他已是这里的老客户了。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作为传统商贸物流强区,兰山区以“创建国际商贸城”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商城市场诚信评价体系,并把诚信体系建设贯穿“地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物流配送”全过程。在生产企业,全面建立企业质量安全公示和承诺,在进料、生产、销售各环节严把质量关,同时完善产品质量可回溯机制和召回机制;在批发市场,进行星级信用评定,对经营户进行信用分类监管;在物流配送园区,通过成立诚信联盟、推出诚信路线、公开诚信承诺等举措,奖励诚信、约束失信。利用互联网+,兰山商城还积极构建“临沂商贸物流市场诚信交易平台”,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诚信物流建设。
既接地气又有高度,四个层面实现“四德”工程全覆盖
“‘四德’工程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需要人人参与、人人行动。要搞好结合,使‘四德’建设融入群众生产生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对“四德”工程创建,兰山区委书记耿学伟这样说。
今年,兰山区从机关、企业(市场)、学校、村居四个层面开展示范点创建活动,在学校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博学自强、感恩担当;在机关突出“政德”,强调爱岗敬业、为民清廉;在企业突出“商德”,倡导诚信生产、诚信经营;在村社区突出“民德”,促进敬老孝亲、邻里和睦,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区示范点、学校示范点、企业示范点、机关示范点的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四德工程向纵深发展。目前,已建成区级以上各类示范点150余个。
突出文化优势,让城市文明照亮农村
兰山区传统孝悌文化扎根乡村,源远流长。白沙埠镇是孝圣王祥故里,汪沟镇是笃圣闵子骞故里,方城镇诸满村古称孝悌里……立足文化优势,兰山区“以文润德”“以德润乡”,农村掀起道德高潮。
以农民上楼为契机,兰山区鼓励弘扬传统文化,制订新的社区公约。目前,所有村社区都开展以签养老状、交养老钱、张养老榜、评养老事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借鉴城市模式,依托孝文化研究会、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会等,积极推进孝文化进村,目前全区赡养老人公示栏建榜率、养老责任状签订率均达到100%,涌现出80后好儿媳孙洪磊、大义养女王艳霞、当代“王祥”王孝敬等一批孝德典型。与乡村文明行动相结合,深入开展乡村文明家园、文化特色镇示范工程建设。目前,全区共推出省级文化特色镇1个,省、市级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5个。“美丽乡村、道德先行”的理念在全区巍然成风。
突出道德榜单作用,群众当主角,平民成明星
走进金雀山街道付屯社区,最显眼的地方悬挂着“善行义举四德榜”。社区每两月评选一次,评选出来的模范除了上榜,还在社区刊物《金屯之声》和网站同步刊发。
“人好面子,谁都不愿意被人在后面戳脊梁骨。有了榜,经群众评选出的‘四德模范’,时时处处引导、教化着村民的行为。现在街坊邻居之间有矛盾也不好红脸吵架了,连说话都文明多了,通过‘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的方式,社区风气好多了。”社区书记傅侵迪感慨到。
2013年开始实施的“四德”工程在兰山已取得广泛影响,全区322个村社区全部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上榜户数已超过12万户。
“四德榜”为弘扬传统文化、端正民风提供了榜样的力量,夯实了对群众的道德教化,全区掀起比孝顺、比诚信、争做模范怕落后的风尚。全区先后有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4人登上山东好人榜,省级道德模范2人,市级道德模范12人,涌现出全国优秀志愿者汪昭华、荣登中国好人榜的“七位五老志愿者”、“大义临沂人”三轮车残疾驾驶员张凤花、农民拥军模范岳勤祥等道德典型,53.5%的村(社区)都达到区级以上文明村标准。(通讯员 李霞霞 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