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临沂3月24日讯 (记者 李龙 实习生 尹丹 通讯员 王锋民 段迎洁)近日,在创新型学习作业家庭“展示会”上,张楠同学向他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汇报了老师布置的暑假实践作业。当张楠同学将带有“庆祝党的90岁生日”的字画徐徐打开时,一向慈祥和蔼的爷爷看到长达两尺见方的画展不由自主的翘起大拇指感慨道“呀,我的孙子真了不起,画得太有气魄啦!”旁边的奶奶也挤过身子来,拍着张楠的肩头说“好孙子,你的字写得越来越带劲喽!”严肃的爸爸脸上不知不觉挂上了灿烂的笑容,忙着针线活的妈妈也停下了手,在仔细的欣赏起儿子的作品来……这是沂水县黄山铺镇中心小学创建美术教育特色品牌带来的可喜变化。
沂水县黄山铺镇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是山东省中心镇、文化名镇。自古以来,这里民风淳朴,传统文化氛围浓厚,艺术素养比较高。在这个镇每年一度的文化节上,各种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生龙活虎的泥塑造型、独具特色的根雕艺术以及形形色色的丹青涂鸦、书法展示琳琅满目,让参观者流连忘返。受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这里的师生们也都纷纷爱好上了书画,其中200多名专任教师中就有近90名是美术院校毕业的,1900多名学生中有书画特长的就达500多名。
自2008年以来,黄山铺镇为认真落实素质教育会议精神,特在全镇学校中推出了加快“校本课程菜单”建设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结合乡土文化资源优势,在突出特色化与个性的基础上,现已成功开发了传统民俗系列(《泥塑》、《粘贴画》、《基础绘画》、《手工制作》、《国画》、《中华民俗》、《民间歌谣》、《舞韵》与《民乐》)、生态文化系列(《根雕》、《石刻》、《知我蛮庄,爱我家乡》)和《知农》系列和《写字入门》等4大系列20余种特色校本课程,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道特色课程大餐。
该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学校所在地南邻兖石公路,北依养老山,中有清源河环绕,自然环境优雅秀美、似诗如画,一进入到校园,就使人不由自主的享受到“美在画中”的感觉。为了让优秀的美育文化传承给新时代的学生,学校决定以“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依托现有自然人文资源,进行《粘贴画》等相关校本课程(主要包括粮食粘贴画、布贴画、树叶画、毛线画、铅笔屑画、蛋壳画、金属丝画和沙画的制作方法及图例操作)的研究和实践。学生通过走访、调查、采风、查阅资料、网络收集等形式,广泛收集了大量的活材料、真实物,并积极参与到创作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基于现有文化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的课程教育,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为从小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该镇蛮庄小学把环境生态文化融入课程开发中,将历史文化资源与科学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开发了《知我蛮庄,爱我家乡》,水文化、桥文化、山文化(结合黄石山惨案)、树文化(古老银杏树)、庙文化(云水禅的无梁殿)、饮食文化、歌谣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等地方特色都成为学校编写校本课程的极好内容,他们还积极引导学生注意家乡黄石山以及圣水坊的保护和开发,为全镇的旅游事业献计献策。学生通过参与校本课程编写活动,了解了家乡悠久的历史,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中传承了先辈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该镇的龙山小学,则把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校本课程。龙山店村是全镇“民乐”的发源地,葫芦丝、竖笛、民间秧歌队以及几近失传的拉魂腔表演等颇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氛围浓厚。为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办学品位,学校开发了《民乐》校本课程并开展了拉魂腔的保护工作。《民乐》中不仅涵盖了葫芦丝、竖笛、京胡等民间乐器的演奏技巧,而且还专门对民间秧歌队的特点、组建以及拉魂腔的历史由来、内容展示、名人传说、历史掌故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由于氛围浓,学生对来自于身边生活中的学习内容倍感亲切,学习活动就成了一种自己的需求。他们通过了解本地艺人的表演以及有关作品中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教育,身心受到熏陶,人格、气质、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目前,全镇以中心小学“美育”特色实践为基础,逐步引领所有学区小学为广大师生开设好20多项“特色课程菜单”供他们自主选择。学生化、乡本化“特色课程菜单”的开发,有力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也有效的促进了学校特色的长足发展。(yd)
(责任编辑:韩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