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莒南县大店镇大店九村西面山坡上一栋漂亮房子里,见到了正在给孩子喂饭的施罗德夫妇。“欢迎来到‘觅非播舍之家’。”施罗德夫妇非常热情地招呼记者。
山上有个“觅非播舍之家”
“这里的房屋建筑全部都是美式风格,是由美国设计师设计,建筑材料也是专门定制的。”今年60岁的男主人施罗德说,房屋的建筑框架都是用特殊的泡沫后浇筑了水泥搭建而成,配上宽大的落地窗,冬暖夏凉,具有很好的环保功效。
“这里离大店镇最近的超市也有5里多的路程。虽然山上的交通不便,但风景很美,能看到远处的湖水和风景秀丽的梯田。”38岁的女主人施罗德夫人告诉记者。
中午时分,孩子的午饭时间到了,记者在休息室看到各式轮椅上都坐着孩子,几位工作人员正在给这些孩子喂饭。“这里的孩子大多为智障、下肢残疾、脑瘫等残疾儿童,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不足1个月。”施罗德夫妇说。
3月5日,“觅非播舍之家”迎来了8位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河南平顶山一收养弃婴的好心人,跟我们联系想让我们给予帮助,后来我们便接受了这几位孩子。”施罗德夫妇说,这些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多为先天性心脏病、智障等问题,他们会尽快将这些孩子送到河北燕郊的“觅非播舍育婴坊”进行专业的喂养,并根据孩子不同病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记者注意到,在这个“觅非播舍之家”里,有七间大小不同的卧室,卧室内有供不同年龄孩子入睡的床位,还有一间供孩子活动和康复训练的活动室。“工作人员晚上都会住在每间卧室,给予孩子们最贴心的照顾。”
“老外”收养弃婴40余位
“这里空气很好,人也很好,是个很美的地方。”施罗德夫妇说,初来大店是2008年4月,路边有鲜花、草莓,虽然呆的时间不长,但还是被这里的环境和纯朴的民风所感动。
施罗德夫妇告诉记者,他们在河北燕郊有一所专门帮助孤残弃婴的机构,三个家在莒南大店的女孩在他们机构中工作过,后来这三个女孩虽然离开了,但是一直保持着联系。
“这三个女孩收养了这边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希望我们过来看看,能给他们一些帮助。”施罗德夫妇说,考虑后便决定来莒南大店,那个被收养的小女孩是一个脑瘫弃婴,后来他们给孩子取名“蒙爱”,是“蒙爱”让他们来到大店,她现在生活在觅非播舍之家。
“2009年6月份,正式来到临沂这边收养孤残弃婴,刚开始我们并没有自己的场所。2009年8月份,我们开始在这片山地上建立我们的‘觅非播舍之家’,大约在2010年6月份,孩子开始陆续入住我们的‘觅非播舍之家’,现在已经有29位孤残弃婴在这里了,加上以前收养的几位孩子,前后收养了40多位弃婴。”施罗德夫妇告诉记者。
施罗德夫妇表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那些可怜的孤残弃婴创造一个温暖的家。“为了建设这个‘觅非播舍之家’,我们先后投进了100多万元,自己所有的积蓄全部用到这里了,还有社会各界朋友的援助和支持,让我们坚定了帮助孩子的信念。”施罗德说,现在一期建设已经基本完工,下一步还会继续投资二期、三期建设,收养更多需要照顾的孩子。
麻烦虽多,但能收获快乐
“快乐是暂时的,但喜乐是长久的。做这个事情是很辛苦的,尤其是面对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给他们喂饭、端屎端尿,这种耐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施罗德夫妇告诉记者,有时他们也会感觉到爱心和忍耐是有限的。
施罗德告诉记者,他在美国有一家琴行,聘用了两位残疾人在打理生意。“自己现在的收入并不宽裕,在美国租出去的房子已经两个月没收到房租了。”施罗德笑着说道,他们现在面临的床位、人手不足等很多问题。目前,“觅非播舍之家”已经聘请了13位工作人员过来帮忙,由于孩子太多还是很难照料过来。
“很多大小便失禁和不足一个月的婴儿所带来的清洁压力是很难想象的,有时候两天不清洗衣服,孩子就没有衣服穿了。”施罗德夫妇说,这些辛苦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他们能够从中收获他人难以体会到的喜乐。
“我们做的这项工作,可能做得越久麻烦就越多。虽然每天都要面临不同的困难,但我们还是能从中收获喜乐。”施罗德夫妇说,他们收养的孩子多为脑瘫、残疾等生活不能自理的弃婴,很少有人愿意过来领养。
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施罗德夫妇表示他们会尽自己最大力量给孩子贴心的照顾。“一些孩子都需要送到北京、上海等大医院进行治疗,有时治疗的医生看到为这些残疾弃婴花费高额的医疗费,他们都不理解,表示没有花费的必要。”施罗德夫妇说。
据悉,自2001年至今,施罗德夫妇先后救养了来自于河北、山东及河南等地的40余位残疾弃婴。目前,在莒南大店“觅非播舍之家”,共有29位弃婴生活在这里。
(责任编辑:宫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