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最美乡村医生>新闻聚焦

郑明臣:20年骑自行车转诊患者

2013年11月25日 11:26 作者:邓梦娇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由于条件有限,卫生室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而卫生室距离地区医院15公里的路程,不能及时快速转诊,患者的生命就会有危险。1969年,当时刚工作几年的郑明臣没有多少积蓄,他把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买了辆二手“大金鹿”自行车,用做转诊病人用。

      

    郑明臣上门为群众看病

     

        大众网临沂11月23日讯(见习记者 邓梦娇)由于条件有限,卫生室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而卫生室距离地区医院15公里的路程,不能及时快速转诊,患者的生命就会有危险。1969年,当时刚工作几年的郑明臣没有多少积蓄,他把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买了辆二手“大金鹿”自行车,用做转诊病人用。

      郑明臣:20年骑自行车转诊患者

      村里有了“郑乡医”

      乡亲们在自家门口能看病了

      9月26日,记者来到兰山区白沙埠镇尤新村卫生室,此时郑明臣正要出门为村民做回访。记者跟随他一起踏上出诊的路。

      村民郑荣刚今年82岁,患有高血压、腰腿疼几十年,行走不方便。郑明臣已为他上门服务了30年。郑明臣为他测量了血压,发现稍高一些。“降压药要按时吃,不好受了就叫我哈。”郑荣刚耳朵不好,郑明臣在他的耳边大声喊道。

      “郑大夫可有耐心了,我只要不得劲就去找他,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他都随叫随到,为我们这些村民服务得可真好。” 郑荣刚说。

      王文莲由于患双侧股骨头坏死,行走不方便。在她的家,郑明臣把她慢慢搀扶到床边。“我有高血压、股骨头坏死、腰椎病,这些年亏着郑大夫上门给我打针,指导我做康复,我很感激他。”王文莲说。

      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郑明臣共走访了5名村民,均是老年患者。郑明臣给他们测量了血压,并询问了病情,对如何服药进行了指导。

      今年66岁的郑明臣是尤新村卫生室的一名乡医,也是村里第一名乡医,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48年。1964年,郑明臣初中毕业。当时村里1700余人,没有卫生室,没有一名乡村医生,村民看病要到距离5公里的刘庄卫生室,特别不方便。看到郑明臣聪明能干,村里推荐他参加了公社卫生院组织的半农半医培训班。学成之后,郑明臣回到村里,在村委的帮助下组建了尤新村卫生室,从此乡亲们有了头疼脑热再也不用向外跑了。

      骑自行车加拦车

      他把急症患者及时送到上级医院

      郑明臣边工作边实践,用自己的技术为乡亲们服务。遇上自己不能处理的患者,他需要第一时间将病人转到上级医院。“当时条件有限,卫生室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而卫生室距离地区医院15公里的路程,不能及时快速转诊,患者的生命就会有危险。”1969年,当时刚工作几年的郑明臣没有多少积蓄,他把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买了辆二手“大金鹿”自行车,用做转诊病人用。

      1975年腊月三十晚上,村里一名6岁孩子尤建廷因头疼、发热来到村卫生室。郑明臣考虑是脑炎,需要马上转院。郑明臣用自行车带上孩子及母亲就向当时的临沂地区人民医院驶去。当天晚上刮着西北风很冷,路并不好走。郑明臣骑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医院。经及时抢救,孩子转危为安。现在这名孩子已经40多岁了,至今还难忘郑明臣的救命之恩。

      1978年的一天,一村民在弹棉花时右手受伤。郑明臣发现这是严重的撕裂伤。如果用自行车带着她去转诊肯定来不及。郑明臣用自行车带着她从村里向公路上赶,他边走边拦车,最后拦下了一辆送信的邮车。最终受伤村民的右手保全了。

      “如果是急症病人,我先带着病人向公路上赶,遇上车就拦下。”郑明臣说,如果在路边招呼车车可能停不下来,所以每次他都是站在路中央,伸着胳膊拦车,几乎每次郑明臣都被当成了“疯子”而挨骂。“我是医生,病人情况很急,帮忙送到医院。”郑明臣每次都这么解释,司机多会说“快上车,赶快救命!”

      遇到病情严重,不能坐自行车的,尤其是老年患者,郑明臣会在他的“大金鹿”后面绑上地排车,拉着患者去转诊。

      自行车当“120”,20年来郑明臣走在转诊病人的路上。直到1990年以后,村里有了拖拉机,郑明臣这辆破旧的“大金鹿”终于可以歇歇了。

      提暖瓶上田间地头监督服药

      防疟疾“一个都不能漏”

      在上世纪60年代,疟疾曾大面积流行。作为村卫生室,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做防疫。患了疟疾后身体虚弱不能干活,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力。因为疟疾发病时间比较固定,郑明臣用针灸在发病前半小时为村民做针灸,减少疟疾的发病次数。

      为了预防疟疾的发生,郑明臣提着暖瓶和碗,装着预防疟疾的药品,来到田间地头;或者挨家挨户地去找村民,现场监督他们把药服下。“因为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些没发病的村民不愿意吃,但不想吃也要吃,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全体村民的健康,我的工作就是必须切断传染源。”郑明臣说。全村1700口人,每次要连服7天,完全靠郑明臣一个人,这是个不小的工作量。

      70年代,临沂流行血丝虫病。郑明臣和附近村子的乡医组成防疫小组,负责本村和附近村子村民耳垂采血,以检验血丝虫。因为血丝虫的活动期是晚上9点——10点,所以在这个时间段郑明臣和其他乡医挨个敲门,上门采血,并做成涂片标本。

      在这段时间里,为了做好防疫工作,郑明臣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几乎是白天、晚上连轴转。为了方便工作,郑明臣直接住在了村卫生室里。

      行医48年,如今66岁的郑明臣仍坚守在乡医一线。“只要身体允许,我就愿意一直干下去,继续为乡亲们服务。”郑明臣说。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赵国秀)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