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最美乡村医生>新闻聚焦

郭圣义:干一辈子医为老百姓行一世的好

2013年11月25日 17:13 作者:朱建丰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今年73岁的郭圣义是费县费城街道凤山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55年来,他扎根山区,用自己的技术和一颗热忱的心服务于山区百姓。他先后四次在出诊的路上受伤,其中3年前摔下山崖导致左侧股骨头粉碎性骨折。他一辈子乐善好施,从来不多收钱,至今自家房子漏了雨也没钱修补。他说,“我这么做就是图个名,老百姓说咱好我觉得心里舒坦。”

      

    郭圣义为上门为患者看病

     

        大众网临沂11月24日讯(记者 朱建丰)今年73岁的郭圣义是费县费城街道凤山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55年来,他扎根山区,用自己的技术和一颗热忱的心服务于山区百姓。他先后四次在出诊的路上受伤,其中3年前摔下山崖导致左侧股骨头粉碎性骨折。他一辈子乐善好施,从来不多收钱,至今自家房子漏了雨也没钱修补。他说,“我这么做就是图个名,老百姓说咱好我觉得心里舒坦。”

      郭圣义:出诊路上他掉下山崖摔成骨折

      出诊路上他四次受伤

      至今一根拐棍不能离手

      凤山村位于费县南部山区,这里山连着山,一路是狭窄的山路。经过一路奔波,11月2日中午记者终于赶到了费县费城街道凤山村卫生室。卫生室内,一位年龄较长的医生正在给患者看病。他在给患者打吊瓶时,记者注意到他是拄着一根拐棍,一瘸一拐地走过去。

      此人名叫郭圣义,今年73岁,是凤山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这腿是怎么了?”记者问道。“没大事,是在为病人出诊的路上摔伤的。”郭圣义说。话虽说得轻松,但这背后却隐藏了郭圣义行医55年为患者的多少付出?

      2010年腊月二十四这天晚上七点,陈家围子村民陈友字身体不大舒服。因为行动不便,他打电话让郭圣义过去看看。郭圣义二话没说,他骑上摩托车就向陈家围子村驶去。陈家围子距离卫生室有4公里的路程,去的过程中,在山路一拐弯处,郭圣义迎面驶来一大货车。“大货车车灯太耀眼了,而且车速很快,我急忙躲闪,没想到一下子掉下去了。”回忆起当时的一幕,郭圣义还记忆犹新。

      待郭圣义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乱石堆里,旁边什么也看不见,他感觉到左腿已不能动。清醒了几分钟他才意识到是掉下了山崖。他摸出了手机,给街道卫生院的同事打了个电话,随后救护车来到这里将郭圣义救了出来。经检查,郭圣义左侧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因病情严重,在请了外地专家后手术才顺利做完。在休息了三个月后,郭圣义又重返岗位。但是他走路再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一根拐棍不能再离手了。

      在55年行医生涯中,这不是郭圣义第一次受伤。此前他先后3次在出诊的路上受伤。

      30年前的一个冬天,当时40多岁的郭圣义骑着自行车去豹子峪给一名身患疟疾的村民看病。在回来的路上,因为天下了雪路很滑,郭圣义连人带车滑倒在地。当时他并没有觉得疼,直到第二天他才发现左膝盖肿得很厉害,拍片检查才发现是髌骨骨折了;7年前的一天凌晨,大王庄村李长林得了阑尾炎,在回来的路上,骑着摩托车的郭圣义被一车辆撞上,导致头部皮裂伤……

      骑摩托车送老人回家

      “老的当父母,小的当孩子,没有服务不好的”

      上世纪50年代,因为交通十分不便,凤山村及附近百姓缺医少药现象比较严重。1958年,在郭圣义18岁的时候,村委推荐他做一名乡村医生。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郭圣义肯学习,勤动脑,他拜当地一老中医为师,边实践边学习,用自己的技术为当地百姓服务。

      凤山村卫生室辖区6个自然村,有2000口人。而6个自然村散布在方圆3公里范围内。不论严寒酷暑,白天黑夜,只要百姓需求,一个电话,郭圣义就背起药箱,踏上出诊之路,穿行在大山深处。

      1958年的一天晚上10点,附近杨树沟村一名江姓的村民腹疼得厉害,他让家人来找郭圣义。虽然只有3公里的山路,但路并不好走。郭圣义翻了两个山头,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此村民的家中。经诊断,该村民得的是胆道蛔虫。郭圣义从药箱中拿出乌梅丸让他服下,在他腹疼减轻后才离开。

      行医的55年里,郭圣义出诊步行了10多年。为了出诊方便,及时服务患者,后来他攒钱买了辆自行车,再后来他买了辆摩托车。 在买了摩托车后,只要他有空,对于年龄较大、路远的老人,在做完治疗后郭圣义总是用摩托车将他们送回家。

      “郭大夫心好,技术好,我们都找他看病。”前来看病的80岁张福美老人对记者说。心好,技术好,这也是村民们对郭圣义的普遍评价。

      “把老的当成自己的父母,把小的当成自己的孩子,就没有服务不好的。”郭圣义说出了这些年服务百姓的心得。

      房子漏雨无钱修补

      干一辈子医为老百姓行一世的好

      从屋里就能看到屋顶,每到下雨屋子就漏雨。从卫生室里出来,记者来到郭圣义的家,这是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

      “他干了一辈子的医,光给老百姓行好了,家里还这么穷。”老伴对郭圣义的行为不理解,但也支持了他一辈子。

      为老百姓行好,不要以挣钱为目的,这是郭圣义行医的原则。“这些年我干医生,只要够本就行,从来不多拿钱,看不起病的就不要钱。”

      郭圣义清晰地记得,在20年前附近村子一位叫李万年的村民找他看病。因为一时疏忽,郭圣义算错了账,多收了他三毛七分钱。当天晚上郭圣义在算账时意识到了自己多收了人家钱。第二天一早,郭圣义骑着车就给李万年送钱去了。看到郭圣义骑着来送钱,李万年感到很诧异。

      就是抱着一颗为百姓服务的心,郭圣义一辈子也没有什么积蓄,甚至连房子漏雨也没钱修补。因为家庭贫困,郭圣义的四个儿子都先后辍学,目前都在外地打工。

      “我这么做就是图个名,老百姓说咱好我觉得心里舒坦。”郭圣义说。

      如今73岁的郭圣义仍坚守在乡村医生普通的岗位上。近十多年来他一直住在卫生室里,只要百姓一个电话,他会背起药箱,走上出诊的路……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赵国秀)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