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阅读空间

世遗《程瑞芳日记》出版 被誉为中国《安妮日记》

2015年10月30日 14:58:00 作者:蔡震 来源:扬子晚报
2015年10月10日,《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而《程瑞芳日记》档案原件作为《南京大屠杀档案》中的第一部分,也跻身“世界记忆遗产”。

      2015年10月10日,《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而《程瑞芳日记》档案原件作为《南京大屠杀档案》中的第一部分,也跻身“世界记忆遗产”。昨天,南京出版社宣布将这部由中国人以亲历、亲见、亲闻记录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日记影印出版,并用中、日、英三种文字,隆重向海外推出。

      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下日军暴行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程瑞芳日记》珍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本身就充满了传奇。二档馆副巡视员郭必强介绍,13年前,在整理金陵文理学院留存的一批档案中,无意发现了这份手写日记,“这份册子的封面署名是陈品芝,翻开内页发现记述的是1937年12月8日至1938年3月1日,这段时间里南京国际安全区第四区,也就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所内发生的一切。从日记的描述之详细,情景之真实,说明作者亲眼所见日军对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安全区烧杀淫掠的暴行。” 那么这位陈品芝是何人呢?郭必强他们经过考证发现,陈品芝是当年金陵文理学院的生物学教授,再经过进一步考证,揭开了谜底,“日记的真正主人叫程瑞芳,本姓乐,后来随丈夫姓程。程瑞芳女士毕业于武汉一所教会护士学校,被吴贻芳校长邀请担任金陵文理学院舍监一职,当时她已经62岁,没有随学校西迁,留在了难民所。我们把日记和她当年的户籍资料笔迹进行对照,发现完全一致。” 既然是程瑞芳的日记,为何是陈品芝的名字?郭必强解释说,“在那样艰难恐怖的环境下,记录这样一份特殊的日记是冒着生命危险的。经过伪装的日记,后来是通过程瑞芳在长江江面军舰上的美国朋友带到上海,又经武汉转到搬迁至四川的金陵文理学院,陈品芝将日记重新装订做了个封面。”

      中日英三种文字出版推向海外

      《程瑞芳日记》是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南京大屠杀档案》11组中的第1组,它是第一部由中国人以亲历、亲见、亲闻记录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日记。郭必强进一步介绍,程瑞芳当时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所卫生组组长,她把所见所闻用蘸水钢笔每天记录在册,并从女性的视角,对日军烧杀淫掠的暴行,特别是侮辱妇女的野蛮行径,写下了自己痛苦的感受。程瑞芳在日记中用到了南京方言和武汉方言,文中还夹杂着一些英文。谈到日记的出版价值,南京出版社《程瑞芳日记》责任编辑谢微表示,《程瑞芳日记》与已出版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及《东史郎日记》互相印证,各自从受害国、加害国和第三方的不同角度,共同揭露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同时,它与著名的《安妮日记》一样,出自女性之笔,在法西斯的铁骑下艰辛完成,字里行间充满了人类痛恨战争、谴责残暴、渴望和平的正义与良知,因而亦可被誉为“中国的《安妮日记》”。谢微说,本着“让档案说话,让历史发言”的初衷,作为历史见证,《程瑞芳日记》将以原件影印形式,用中、日、英三种文字出版,并附录学者专家对日记的研究成果。目前,出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争取在12月初问世,献礼‘12·13’国家公祭日 。” 扬子晚报记者 蔡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