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 临沂大众网 > 财经频道 > 最新播报 >

中国啤酒的大品牌时代

2013-01-14 16:30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江西网
中国啤酒行业的年销量自从在2002年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和消费国,此后连续十年中国啤酒全球产销量第一,截至2011年,中国啤酒年销量高达4899万吨,全球遥遥领先

      中国啤酒行业的年销量自从在2002年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和消费国,此后连续十年中国啤酒全球产销量第一,截至2011年,中国啤酒年销量高达4899万吨,全球遥遥领先。但中国人均啤酒消费仅为33升,与发达国家人均超过80升的消费量相比,尚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如此潜力巨大的市场,自然引起了全世界啤酒巨头的“垂涎”,他们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悄然”进入中国,加剧了中国啤酒行业的竞争激烈度。

      国外啤酒巨头虎视眈眈,国内啤酒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化,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燕京啤酒、青岛啤酒、雪花啤酒三个企业的总销量占据了啤酒市场将近50%的份额,中国啤酒已经走入了大品牌时代。在激烈的啤酒市场竞争中,大品牌因具有更强的消费认可度、市场美誉度和规模效应占据更多优势。作为国内啤酒行业领先梯队中一员的燕京啤酒,在发展中逐步加速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竞争力,在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扎实自己的脚步,树立品牌形象,稳步向前。

      品牌时代百花齐放的豪门盛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啤酒市场出现了国际化趋势,国外的啤酒巨头想要走进来,而年轻的中国啤酒产业也需要走向国际,发展国际品牌,拓宽自身的市场,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而在推广品牌的过程中,每一个啤酒巨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品牌推广方式,从而在这场竞争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豪门盛宴。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啤酒行业几大品牌在品牌推广方式上各展所长。例如青岛啤酒在品牌传播上青睐体育赛事带来的传播效应,牵手NBA并举办了“炫舞激情”NBA拉拉队选拔赛等活动。雪花啤酒则侧重于非奥运项目,通过推广“勇闯天涯”等活动展现自己的品牌形象。

      作为国内大型啤酒集团中唯一一家民族企业的燕京啤酒集团,在品牌推广中更为注重社会效应,相继携手奥运会和探月工程等民族盛世,体现了民族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携手国家盛事燕京品牌加速国际化

      “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燕京啤酒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从起步到跨越,内部实行品牌和结构调整,携手奥运和探月等国家盛事,推动了品牌在市场竞争中飞速发展。2012年燕京啤酒品牌总价值达到了365.94亿元,同比增长30.15%,创造了新的辉煌。

      燕京啤酒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逐步提升品牌建设,调整品牌结构,发挥燕京啤酒品牌优势,同时依靠科技创新和严格管理,在产品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引领着中国啤酒市场口味变迁,成功打造了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燕京品牌,走出了一条自强奋进的民族品牌发展之路。

      作为民族啤酒工业代表的燕京啤酒,长期以来一直努力创造社会效益,携手国家盛事推动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在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后,燕京啤酒充分利用奥运平台,找到与奥运文化的结合点,为企业经营助力,真正实现了借奥运之势,使燕京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燕京;以奥运提升燕京品牌影响力,促进企业快步发展的目的。2011年,燕京啤酒成为中国探月工程的合作伙伴共享探月事业民族辉煌,通过整合营销提升燕京啤酒的品牌形象。2012年燕京啤酒继续牵手探月工程,同时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官方合作伙伴,并与北京演艺集团共同打造“北京文化周”系列活动,继续突出奥运主题营销,推动着中国民族啤酒品牌走向世界啤酒前五名。探月营销与奥运营销也促进了燕京啤酒产能的进一步提升,推动了燕京品牌的国际化进程,从而在啤酒的大品牌竞争中引领潮流。

    (责任编辑:王振)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