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歼-31隐形战斗机
2012年10月24日,美国“战略之页”网站刊登文章《中国采购计划大胆而谨慎(China Has A Daring And Prudent Plan)》,该文将中国的歼-20、歼-31等新型隐形战斗机与美国的F-22、F-15等战斗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歼-20和歼31的技战术性能,认为歼-20虽可定位为第5代隐形战斗机,但是只是测试机型,未来在有源电子扫描阵雷达、高效驾驶员座舱、隐形和机载软件技术等方面的研发之路还很漫长,歼-31是一种备选研发方案。现将文章编译如下:
中国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图片曝光了一款隐形战斗机的原型机,尾部机身喷涂显示该机型为歼-31“猎鹰(Falcon Eagle)”,外形与美国的F-22“猛禽”相似,与中国已经试飞的另一款隐形战斗机歼-20也非常相似。歼-31由生产歼-11(仿制苏-27)的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发,具有某些与F-35相似的技术指标,但外形看起来却更像F-22。歼-31有可能正在与歼-20竞争,虽然还没有试飞,但是显示了中国生产本土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决心。中国正在致力于发展先进的本土军事技术,但是这需要传出长久的努力来完成国家的最新期盼。中国也在避免在飞机制造领域陷入全盘俄式装备的误区,在国防工业设计研发上引入了竞争机制。所有这些努力都将花费大量时间,也难免遇到一些小挫折,但是中国正在按正确的道路前行,也乐于为此付出等待,直到获得世界领先的军事技术。
歼-20是另一款隐形战斗机,由成都飞机制造公司设计研发,该公司负责研发JF-17“雷电”联合战斗机(巴基斯坦代号,中国称“FC-1枭龙”战机)和歼10。歼-20一年前进行了首飞,之后又进行了多次试飞。第2架歼-20原型机在2012年5月曝光,并进行了试飞。歼-20从前面看外形与美国的F-22相似,整体造型、重量和发动机动力与美国的F-15C相似。换而言之,该机长20米(62英尺),翼展13.3米(42英尺),与F-15C的翼展面积相同,整体尺寸比F-22小了25%,但是长度和翼展比F-15略大了一点,但是F-22的动力比歼-20高65%。开启加力燃烧室喷射发动机后,歼-20比F-15动力更强,几乎与F-22持平。但是由于加力燃烧室耗油量大,每次飞行这种模式只能开启几分钟时间。F-22是目前3种不使用加力燃烧室即可达到超音速状态的战斗机之一,以外,欧洲战斗机(Eurofighter)和“鹰狮”(Gripen)战斗机也具备这种能力。
歼-20的正面采取了一些隐形设计,但是其他方向还是能被雷达探测到。为此,歼-20还是一种测试型战斗机(developmental aircraft),不会被作为原型机大量生产。因此,歼-20只能定位为第5代隐形战斗机进行试飞,和美国的F-22、F-35以及俄罗斯的T-50和I.42一样。美国F-117实际上是一种轻型轰炸机,B-2则是重型轰炸机。根据中国近期的战斗机发展计划(特别是歼-11),歼-20还要经过漫长的研发之路,在定型之前可能还要改变尺寸和形状。歼-31可能是一种保险的备选方案,以防歼-20研发失败。
歼-20除了外形具备一定隐形能力,也添加了更多的隐身特殊材料的涂层。目前还不知道中国如何创造或剽窃这些新材料和发动机技术。歼-20目前使用的发动机足够支持早期试飞,不使用加力燃烧室即可达到超音速状态的发动机对于F-20至关重要。原因是中国将单独使用歼-20或小编队搜索和攻击美国航母。中国正在努力研制F-22级别的发动机,2年前中国宣布正在研发WS-15发动机(从90年代开始),适用于歼-20。目前还没有关于WS-15发动机何时能够应用,是否能够像F-22一样装备矢量喷管(向不同方向喷气,可以提高战斗机机动性能)。
歼-20作为高级战斗机还需要加装雷达和自卫系统等电子设备,目前中国战斗机还没有F-35和F-22那样先进的电子装备,但是中国的代差正在逐步缩小,超过了冷战时期仿制俄罗斯模式时的研发速度,也正在追求西方的军事技术。俄罗斯还没有研制出先进的机载电子装备,但是中国人相信他们可以成功。
自从90年代未中国开始研发歼-20开始,中国人就知道要花费25年时间才能获得有竞争力的隐形战斗轰炸机。双发动机的歼-20与F-15C一样重30吨,F-35A重31吨,是一种单发战斗机,双发的F-22重38吨,俄罗斯的I.42重42吨,T-50重37吨。
中国也在研发有源电子扫描阵雷达(AESA radar)、高效驾驶员座舱、隐形和机载软件技术,但是不管是研发还是仿制,这种技术都不简单。但是中国有几十年的仿制经验,因此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完成歼-20的研发工作。歼-20似乎是一种战斗轰炸机,非常适合对付美国海军,或是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关键目标,也是中国研发完全隐形的第5代战机的一种努力。
俄罗斯是中国在隐形战斗机领域的竞争者,1991年苏联解体后第5代战机研发曾经暂停。其实上,所有国家都是从90年代开始研发新型战机,先后出现目前最先进的F-22、 F-35、欧洲战斗机、“阵风”战斗机(大体按此顺序)。90年代,米格也重启了I.42研发工作,但是由于资金紧缺停滞了许多年,苏霍伊公司从未停止研发T-50,用苏-27和苏-30较高的售价作为资金支持。第5代战机将可能成为“最后一代”战斗机,前提是当他们被第2代无人驾驶战斗机机取代之后(“食肉动物”等武装无人机被认为是第1代)。(战略网/长风)(责任编辑:周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