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理财>银行

银行理财遇“政策感冒” 5%收益恐失守

2014年12月09日 09:24:00 作者: 来源:天府早报
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周平均收益率,已从年初的5.76%下滑至上周的5.07%  央行降息的影响还在发酵,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又接踵而至。据统数据显示,12月3日,在售预期收益率高于5%的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仅有星展银行的一款“股得利”产品。

      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周平均收益率,已从年初的5.76%下滑至上周的5.07%

      央行降息的影响还在发酵,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又接踵而至。多重政策影响下,银行理财市场已然悄然 “降温”,不仅发行产品的数量明显减少,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降趋势也开始显现。与

      此同时,优先股、国企改革、股市“走牛”等新的投资机会正纷至沓来,未来市场对资金的争夺必将更趋激烈,银行理财的前景和机遇在哪儿值得关注。

      发行数量大幅下降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投资端收益的下行,将传导至银行理财产品,此类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也将进一步下行,预计将跌破5%。”谈及降息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银率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殷燕敏如此表示。

      据统数据显示,12月3日,在售预期收益率高于5%的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仅有星展银行的一款“股得利”产品。而在售预期收益率高于5%的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也仅有包商银行的2款产品和宁波银行的一款产品。即便在售预期收益率高于5%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数量也明显减少,仅有69款。

      受多方因素影响,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持续下行。数据显示,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周平均收益率,已从年初的5.76%下滑至上周的5.07%,预期收益率超过6%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占比也从年初的40%以上跌至3%左右。

      据统计,降息后一周,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较降息前一周下降1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达7%。从分类产品看,降息后保本固定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有所提高,保本浮动型和非保本型产品的数量均有大幅下降。但从各类型产品的收益率看,对于保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讲,短期理财的收益率都有不同幅度下降,中长期收益率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业内专家表示,进入降息周期后,期限稍长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或将继续受到市场热捧,而对浮动收益的产品来讲,因受降息预期的影响,未来收益率不确定性较大,所以在发行数量上反映比较明显。

      高收益成最后“杀手锏”

      一直以来,众多理财客户将理财产品视作存款的替代品,并没有考虑风险。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未来存款保险覆盖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和外币存款,但并不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等投资类资金。如此一来,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或将加速推动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理财产品买者自负的风险或将影响客户未来的投资选择。

      不仅如此,随着对理财产品刚性兑付打破的加速,未来国债成为无风险投资最后的“堡垒”。而且在降息通道中,国债可以提前锁定收益,在储蓄国债到期前的整个存续期内,面值稳定并随着时间增加而自然获取利息,即使未来降息也不会影响国债收益。这些优势足以支持国债分走银行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的大量资金。

      不过,尽管今年以来银行理财频遭整顿和政策的冲击,但还不至于遭遇“十面埋伏”。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相对稳定的高收益产品或将成为银行理财未来竞争的“杀手锏”。

      近期,优先股的陆续发行为银行理财产品提供了可以获取稳定收益的投资机会。此外,随着国企改革政策的推进,预计明年国资股的并购重组之风将会更受关注,而随着长期限净值化理财产品的逐渐增多,银行理财资金存在参与优质国有资产改革与转型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股市行情的不断“走牛”,也为银行发行相关理财产品提供了新的选择。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张婷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