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怀念一位改革者

2014年09月24日 15:28:00 作者:秦淮川 来源:新民晚报
中央电视台原台长杨伟光因病于9月20日晚去世,享年79岁。许多人以不同形式怀念他,怀念一个新闻人,实则是怀念这位改革者。

        中央电视台原台长杨伟光因病于9月20日晚去世,享年79岁。许多人以不同形式怀念他,怀念一个新闻人,实则是怀念这位改革者。

      杨伟光1985年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至央视,1999年卸任台长职务。他就职央视期间,央视首次向全球转播党的“十三大”开幕式实况,以最快的时效报道汉城奥运会。1991年当上台长后,杨伟光很快明确“新闻立台”的理念。作为央视前掌门,他被认为成功领导了央视迄今最为卓越的变革,打造了CCTV的黄金时代。他支持孙玉胜创办《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成就了白岩松、崔永元、敬一丹等名主持人。

      不能忽略央视那轮新闻改革的时代背景,即邓小平南方谈话。据央视副台长袁正明回忆,无论是就《新闻联播》本身还是外围进行的任何一个改革,都离不开彼时思想解放的大环境。创办《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一方面是响应邓小平南方谈话,另一方面肇始于1993年初的电视宣传工作会议,时任中宣部部长丁关根指示,“要创办一批新的栏目”。由此可见,没有思想解放大环境,即便杨伟光再有开拓创新精神,也难以施展拳脚。

      一个好的时代成就了一个改革者,一个改革者幸运地碰到了一个好的时代。杨伟光在央视的转折关头塑造了央视,乃至推动了中国电视事业发展,被称为“中国电视产业最早的拓荒者之一”。如果把邓小平还原为一个改革家,那么杨伟光就是一个改革者,他在自己负责的领域中不辱使命,有梦想有勇气又有行动力。

      杨伟光拓展央视发展空间,他的一些做法,其实是打破常规,回归常识,进入新闻规律的轨道。比如,他对《新闻联播》提出几点要求:新、广、快、深、活,上午有新闻上午就播,中午有中午就播。再比如,“领导同志的讲话稿太长我们可以删的。”如此种种,本就是新闻常识。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失事,那时候《新闻联播》国际新闻都是在最后5分钟才有,这条新闻编得很好,编了6分多钟,位置如何放,争议很大。杨伟光说:“这条新闻应该是全世界媒体的头条,不光是中国人,既然是全世界所有媒体的头条,为什么中国新闻不放头条,我说放头条,就这么定了。”结果第二天新闻界就轰动了,认为这是一个很大胆的改革。在当时,回归新闻规律,打破常规其实十分不易。

      时代在变,改革精神不能丢。人们怀念杨伟光,是怀念一位为央视作出贡献的老人,也是怀念一位敢于改革并能改革成功的改革者。同时,也是借他人之杯酒,浇内心之块垒,希望改革推动时代发展,在一个更加开放公平的好时代,在一个可以成就事业的舞台上,施展抱负。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