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绿色清明当从文明祭扫开始

2015年03月24日 13:43:00 作者:张培国 来源:大众网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传承人文精神、凝聚血缘亲情的日子。应该说,随着近年来各地“低碳”生活方式的盛行和文明祭扫的推行,近几年清明节人们开始摒弃祭奠的“奢华”攀比之风,而且推出了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等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文明祭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作者:张培国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传承人文精神、凝聚血缘亲情的日子。韩家坪公墓区是创建于1953年的老公墓,昨日,2万多市民上山祭扫,墓区迎来今年清明祭扫的首批高峰。记者发现,很多上坟扫墓的人不仅带来了鲜花,而且还带来不少“供品”,祭扫完毕后,塑料袋、果皮、一次性纸杯、饮料瓶、酒瓶、废旧报纸等乱弃一地,很少有人主动清理垃圾,导致墓区里的垃圾量猛增,昨日该墓区的垃圾量接近20吨。(3月23日西部商报)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清明是为仙逝的祖先亲人设定的节日,在这一天纪念祭奠他们,这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也是人类的文明。每年清明期间,人们都要祭祖、扫墓,寄托对先人的哀思。

      应该说,随着近年来各地“低碳”生活方式的盛行和文明祭扫的推行,近几年清明节人们开始摒弃祭奠的“奢华”攀比之风,而且推出了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等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文明祭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还是有太多人选择那种传统祭奠方式。君不见,有的地方清明祭扫时导致纸钱乱飞,灰烬遍地,有的地方祭扫过后留下垃圾遍地,导致火灾频频,更有甚者在祭扫时除了焚烧纸钱外,还购置了什么美元、欧元等外币、支票,甚至连楼房、手机、电视、洗衣机、轿车、家具等愁数上场,成为升级版的祭祀用品。殊不知焚烧这些不仅浪费钱财、污染环境、甚至还会引发山火,危害公共安全,而且容易让一些封建迷信现象有所抬头,败坏社会风气。如此祭扫真是这是与现代社会文明背道而驰。

      笔者认为,现代社会,清明祭扫也当与文明相伴,与社会同进步。一要转变祭祀理念。清明祭祀传递的是活着的人的观念、心态和情绪,是折射社会价值取向的一面镜子。无论采取何种祭祀方式,心意到了比什么都重要。因此,没必要讲究一些传统方式。

      二要多元祭祀方式。如今文明祭扫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鲜花祭祀外,还有植树祭祀、家庭祭祀和集体公祭等。公众大可以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读一篇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随着互联网的的不断普及,“网络墓园”、“微信祭扫”、“云祭扫”也比较流行。大家可以在网站专题频道以向先人献花、献诗、留言、上香和祭酒的方式告慰亡灵,这更是一种简朴、文明的祭扫方式。

      三要将文明祭扫纳入学校教育。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建议各地可以抓住学校教育这个关键环节,通过班会和国旗下讲话,教育学生清明节“烧”纸的巨大浪费及对环境污染;号召学生向家长宣传文明祭扫的重要意义;以明白纸的方式倡导家长对逝者敬一杯浓酒、献一盏清茶、捧一束鲜花、放一曲音乐、点一支蜡烛,条件允许的话栽上一丛绿树……由此来带动整个家庭文明祭扫理念的形成。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