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最新新闻

心脏急救我们慢了一小时 心肺复苏需“黄金4分钟”

2015年07月01日 14:33:00 作者:张良如 来源:北京晨报
中国每年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10秒即有1人因此丧生;目前我国心肌梗死患病人数约250万,每年新发患者至少50万。如果患者尚有心跳,应继续观察10秒病人胸腔有没有起伏、颈动脉是否搏动,判断患者是否还有呼吸;

      中国每年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10秒即有1人因此丧生;目前我国心肌梗死患病人数约250万,每年新发患者至少50万。急诊介入治疗越早越好!然而,我国从患者到达医院至球囊扩张开通血管的时间(即门——球时间或D2B)普遍超过120分钟,而法国仅约为30分钟。目前,欧美指南一致要求,D2B时间应控制在60分钟以内,总缺血时间(从初次医学接触到血管开通)应控制在120分钟以内。心肌梗死急救,我们比世界足足慢了60多分钟。

      10年心肌梗死住院人数翻5倍

      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治疗是在一定的时间窗口内(一般为发病12小时以内)行急诊介入治疗(医学上称为直接PCI)。在欧美发达国家,急诊介入治疗的比率可高达80%以上。然而,在我国,即使在有介入条件的医院,急诊介入治疗的比率也仅约30%。若按每年50万例新发心肌梗死推算,全社会仅有5%的患者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

      近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与心在线共同举办的“心学院·媒体体验营”第一期活动,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聂绍平主任以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为参会媒体上了一课。

      在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间,心肌梗死住院人数翻了5倍,但院内死亡率却没有改变。与之相对的是,北京市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外死亡人数是院内死亡人数的2.61倍,占总急性冠心病死亡的72.28%,25至45岁急性冠心病院前死亡占总死亡的95%,其中64.8%发生在家中。这两项调查数据无疑说明了,当患者突发急性心梗时急救的重要性。

      心肺复苏“黄金4分钟”

      心脏急救中最严重的情况是心脏骤停,即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如果不及时干预,将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中国心脏猝死的总人数每年达到54万,居全球之首,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而60%以上都发生在院外。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半数患者被救活,又称“黄金4分钟”。

      2013年11月,一位70多岁的老人突然昏倒在北京路边,心跳骤停,意识丧失,危急之刻,一个过路的小伙子及时为他做了心肺复苏,挽救了老人的生命。这位救人英雄就是来自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的护师李旭。李旭说,美国成年人因为参加心脏复苏的培训,每年抢救大约20万条生命;而我国,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却不足1%。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学习心肺复苏的手法,挽救更多的生命。

      北京晨报记者 张良如

      ■小贴士

      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时,别慌张,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一、当患者突然倒地,要跟病人说话,请他睁开眼睛,和你握手,判断是否已出现心脏骤停;

      二、如果患者尚有心跳,应继续观察10秒病人胸腔有没有起伏、颈动脉是否搏动,判断患者是否还有呼吸;

      三、如果没有了呼吸,立即呼叫120;

      四、施行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

      五、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张婷婷)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