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新闻>国内新闻

央广网

2015年05月19日 11:26:00 作者:杨明 来源:西安晚报
曲江和大明宫被无数的文人墨客作诗朗诵过,它是唐文化最核心的精华——唐诗的发生地,也是奠定西安作为唐诗之城的重要地标。长安诗钟社副社长,西安市楹联学会理事郭健说,《全唐诗》收录的500多位著名诗人中,有一半多曾在曲江留下足迹,至今流传下三百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是循规蹈矩走传统旅游线路,还是换个方式旅游?今天是第5个“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为“新旅游、新常态”。记者和部分市民一起重新梳理西安美景,推荐几条大家心目中具有古诗词之美的个性旅游线路,倡导低碳慢游的旅游新方式,让市民用脚步丈量和领略美丽新西安。

      唐诗之旅

      线路推荐:

      大雁塔——曲江池公园——大唐芙蓉园

      ——乐游原——小雁塔——大明宫

      推荐理由——

      这是一条既熟悉又陌生的线路,对西安人来说,这些景点是已再熟悉不过的公园,但景点文化背景和文化深度您知道多少?曲江和大明宫被无数的文人墨客作诗朗诵过,它是唐文化最核心的精华——唐诗的发生地,也是奠定西安作为唐诗之城的重要地标。

      长安诗钟社副社长,西安市楹联学会理事郭健说,《全唐诗》收录的500多位著名诗人中,有一半多曾在曲江留下足迹,至今流传下三百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家住南郊的马晓光说,曲江和大明宫不仅环境优美,免费游,重要的是这些景点里设置有诗魂、唐诗峡、大唐诗表等,围绕诗歌内容及著名诗人活动的浮雕,与壁刻唐诗名篇穿插呼应,游人可一边赏景一边朗诵唐诗,“让我们来上一次让心灵带着身体的旅行吧”。

      湿地之旅

      线路推荐:

      沣河——镐京遗址——丰镐遗址  ——西周车马坑

      推荐理由——

      这是一条能够触摸历史、感受自然的人文线路。曾参与挖掘镐京遗址的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郑洪春说,《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首诗发生地就在当时的丰邑,讲的就是周文王追求一名偶遇村妇的故事。

      作为“长安八水”之一的沣河以水大著称,自从诞生之初就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壮丽的篇章。传说中大禹治水就曾经治理过沣河,西周的丰、镐二京就建在沣河东西两岸。新建的“沣河湿地公园”设有自行车道和蜿蜒的滨河路,绿地、花丛让公园显得十分别致,多了些许浪漫的味道。西周车马坑已发掘和未发掘的一共是七座车马坑,出土了大量制造精美的陶玉、石、玛瑙器。

      学生小刘则特别喜欢古诗词中的沣河意境,“蒲池村里匆匆别,沣水桥边兀兀回”就是描述送元稹赴任时的情景;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据说也是写于沣河送别时。小刘说,“现在的沣河依然景色优美,值得谈情说爱、探古访幽的好地方”。

      汉文化之旅

      线路推荐:

      杜陵——西安汉城湖公园

      ——汉长安城遗址

      推荐理由——

      汉代以来,杜陵一直是长安的游览胜地,文人学士常会集于此,登高览胜,并留下了许多诗篇。如今的杜陵已经是西安的“后花园”,景色优美。

      西安汉城湖公园沿河步道为主,拥有850亩水面的汉城湖最大的特点是水面虽不宽但狭长,在湖的两边均种植了大量树木、花草,给汉城湖戴了一条绿色的项链,市民可以亲水、赏水。汉长安城遗址距离汉城湖公园不远,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

      “这是一座人与文物遗址和谐共生的公园,西安的城市中央绿肺。”退休工人、诗歌爱好者高琦说,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2012年10月中旬开始,不到一年时间就搬离了3000余户1.5万群众和1300多户企业,完成未央宫前殿、中央官署、少府、椒房殿、天禄阁等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工程,恢复“环涂”等汉代道路20余公里。对外开放后,有力带动了古城西郊的生态环境提升。(记者 杨明)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张婷婷)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旅游资讯:0539-3100789-8015 旅游邮箱:lydzwly@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