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专题 > 2013临沂两会 > 提案议案 >

管恩桦委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沂蒙绿茶”健康发展

2013-01-07 14:45 作者:未知 来源:本网原创
我市所产沂蒙绿茶具有叶片厚、耐冲泡、内质好、滋味浓、香气高的特点,深受国内市场的欢迎,已成为我市的一块金字招牌,具有南方茶不可比拟的独特品质,成为山东人乃至北方人的首选,是我市为数不多的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历史的农产品之一,1976年面积就已达到4.6万亩、产量205吨,1978年面积4.59万亩,产量422吨,面积占当时全省茶叶面积的42%,1978年全国茶叶区划会议将鲁东南列入江北茶区,省政府把临沂地区划为茶叶生产基地,是我省南茶北引的

     

    我市所产沂蒙绿茶具有“叶片厚、耐冲泡、内质好、滋味浓、香气高”的特点,深受国内市场的欢迎,已成为我市的一块金字招牌,具有南方茶不可比拟的独特品质,成为山东人乃至北方人的首选,是我市为数不多的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历史的农产品之一,1976年面积就已达到4.6万亩、产量205吨,1978年面积4.59万亩,产量422吨,面积占当时全省茶叶面积的42%,1978年全国茶叶区划会议将鲁东南列入江北茶区,省政府把临沂地区划为茶叶生产基地,是我省“南茶北引”的主试区和主产区,但现在我市的茶叶面积、产量远远落后于日照和青岛,截止2011年底山东省茶园总面积达28.23万亩,茶叶总产量1.07万吨,我市茶园面积、产量只有2.93万亩和1394吨,分别占全省的10.38%和13.93%,同期日照的面积和产量15万亩和7936吨,占全省的50%和70%以上,青岛的面积和产量已达6.5万亩和1791吨,占全省的23.3%和17.90%,我市已远远落后于日照、青岛,甚至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这和我市茶叶历史上在全省的地位严重不相符,而且近几年发展速度缓慢,我市直到2005年产量才达到千吨水平,而日照2000年已达1171吨,青岛2003年就达1050吨,日照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5.68%,青岛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9.33%,威海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91.67%,而我市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9.62%,大大落后上述三地区,也远远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37.52%)。由于发展速度慢,面积小,规模优势不明显。由于规模小,产业优势没有其它地市明显,知名度低,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现在不论是在茶业界还是在消费市场上,一提江北茶,就会提到日照、青岛,沂蒙绿茶似乎只是日照茶的附庸,甚至不了解“南茶北引”历史的人,认为沂蒙绿茶是在日照茶发展起来以后才跟风发展起来的。《齐鲁晚报》2004年12月6日以《青岛日照威海 山东茶将要“三足鼎立”》为题报道了山东茶的概况,提出了“威海产茶和青岛、日照有着同样发展时间,威海茶目前正欲自立门户,今后山东茶将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中国茶网》也以《山东茶三足鼎立 威海茶脱去青岛日照“外衣”》, 《半岛网》以《威海茶正欲自立门户 山东茶将要"三足鼎立"》;《青岛日报 》2007年3月27日以《山东茶走向“三足鼎立”》提出“日照茶、青岛茶、潍坊茶三足鼎立局面日渐形成,三者是山东茶的优秀代表”;《齐鲁晚报》2008年7月31日以《鲁茶形成三足鼎立》,《海阳绿茶破土而出  鲁茶形成三足鼎立》《中国食品产业网》等报道,提出了日照青和崂山绿茶、海阳茶为“三足鼎立”。近几年媒体关于山东茶的报道,大都以“日照茶、青岛茶、威海茶”或“日照茶、青岛茶、潍坊茶”或“日照茶、青岛茶、海阳茶”为题进行了报道,临沂茶、沂蒙绿茶被边缘化,报道中很少被提及,就连省农业厅有关茶业专家也认为,山东茶近年来发展较快,主要产地是日照、青岛、临沂、威海、潍坊等市的沿海地区,如东港、莒南、胶南、崂山、乳山等,以日照、青岛为中心,形成了"日照绿茶”、"崂山绿”两个知名品牌,一直以来,临沂、威海、潍坊等地茶叶多数以这两个牌子对外销售。 

    而我市独特的气候、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合茶叶的生产发展,临沂市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境内山区、丘陵占2/3,且山清水秀,地貌良好,素有“山多高,水多高”的特点;自然条件优越,没有任何“工业三废”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特别适宜有机茶的生产;土壤呈酸性,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非常适宜茶叶生长。我市属高纬度茶区,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昼夜温差大,茶树光合产物积累多,茶树鲜叶内含成份明显高于南方茶叶,经专家鉴定,儿茶素、氨基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南方茶同类产品13.7%和5.3%。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临沂生产的沂蒙绿茶汤色嫩绿明亮,叶形舒展,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1969年我市所产沂蒙绿茶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评审:“叶片厚、耐冲泡、内质好、滋味浓、香气高,近似歙县茶。”自南茶北引获得成功以来,我市所产茶叶就以“叶片厚、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的显著特点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国内外茶叶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享有“江北第一茶”之美誉。同时茶叶是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的产品,随着茶园投入的逐步增加,科技含量的逐步提升, 沂蒙绿茶通过实行无公害农产品、有机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QS认证等,实施“科技兴茶”、“质量兴茶”、“标准化生产”, 做到规范化操作,高标准生产,极大提升了茶叶制品的质量,我市茶叶供不应求,单价比全国茶叶平均价格高出30%~100%,经济效益极其显著,每亩茶园茶农纯收入一般在5000~20000元,是种粮食收入的10~20倍,临港区有的茶农仅卖鲜叶每亩就能收入5000多元,而且茶树寿命可达50年以上,能真正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目前沂蒙绿茶已初步形成了一批龙头加工、销售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正逐步改善,一些茶叶生产企业和生产农户开始了茶叶商标的注册工作,如玉芽、春山、沂蒙春、蒙山龙雾等商标先后在国家工商局注册,有力地提高了我市茶叶的知名度,带动了茶叶的销售,已形成了一批有品牌、懂技术、市场开拓力度大、资金较雄厚的加工企业或茶叶生产合作社。如临沂市玉芽茶业有限公司、临沭春山茶厂、沂水蒙山龙雾茶叶有限公司、沂蒙春茶叶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了我市茶业的发展。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我市茶叶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分不开,2008年共核定市级补助资金121万元,受益茶农2796户,制茶机械补贴412台套;近几年政府每年对茶叶的发展给予一定的补助,一般是普通茶园补助不超过200元/亩,无性系茶园补助不超过1000元/亩,促进了我市茶叶的进一步发展,我市的虽然有一定补贴力度,但和青岛、日照等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补贴少,补贴面窄。青岛市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市实施“百万亩果茶花卉示范园建设”项目,三年投资1.5亿元,用于标准果园、精品茶园建设。作为青岛茶代表的“崂山茶”所在的崂山区政府加大对茶农的财政直补力度,从2010年开始,区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760万元,用于对全区茶叶用药、用肥和品种改良工作进行直补,其中每年安排260万元,用于茶叶种植户标准用药直接补贴,免费发放至全区茶叶种植户使用,达到“既降低茶农种植成本、又提升茶叶品质”的目标;每年安排300万元茶叶用肥直补资金,集中招标采购茶叶专用有机肥料,发放至全区茶叶种植户使用;每年安排200万元茶叶苗种改良直补资金,引进培育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优的茶叶新品种,根据财政直补、群众自愿原则,引导茶叶种植户分批、有序进行茶叶品种改良,提升苗种品质。同时多措施并举,积极实施财政引导,努力提高茶叶种植标准化水平。鼓励崂山茶生产加工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扩大种植规模,对于年新增优质茶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企业,区财政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于年新增优质茶种植面积200亩以上的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鼓励龙头企业为区内茶农、茶叶合作社开展订单服务,鼓励企业采取签订收购协议等方式与区内茶农、茶叶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年收购本地鲜叶达到5吨以上的企业,按照每吨5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对于达到“四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标准的合作社,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荣成市2008年对新发展茶园给予500元/亩补贴,补助总金额70多万元。日照茶区补贴从良种到机械,补贴面非常广,2006年就把对扁形茶加工机械实行购机补贴,对扁形茶加工机械,包括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辉锅机、理条机列入农机补贴范围,给予20%的补贴。他们的补贴力度非常大,极大地促进了茶业产业的发展。

    为加快沂蒙绿茶的发展,重塑沂蒙绿茶的知名度,把这一具有特色的产业做大做强,建议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沂蒙绿茶健康持续发展,尽快赶上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我市茶叶和日照、青岛有很大的差距,不论规模、产值、茶文化还是产业链都远远落后于上述地区,甚至都有被威海等新兴茶区超过的可能,如果我们不把面积等规模发展上去,我们的茶产业水平将会逐步沦为北方茶的三流甚至成为日照茶的附庸,光靠现在的3~4万亩茶园,很难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我们需要有10万亩的规模。这就需要政府每年投入一定的引导资金,并且要持续3~5年,主要鼓励合作社和企业作为主体发展茶业,一方面,从支持茶叶快速发展的角度出发,特别是在土地使用方面,对分散在农户手中的茶园,尽快理顺权属关系,搞活土地流转机制,逐步使千家万户的零星茶园,向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的人手中集中,形成规模化经营,重点茶区在集中规划用地时,优先考虑安排茶厂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在财政扶持方面,我们需要各级政府要加大茶叶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与各级财政同步增长的按一定比例提取的农业扶持资金。政府资金主要用于重点茶厂和基地生产基础条件、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无公害茶、绿色茶和有机茶和生产、检测和认证,以及茶种补贴、制茶机械补贴、政策奖励、茶叶的参评推介等费用等。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集体、个人、单位及外地客商投资兴办、创办茶叶加工企业,鼓励企业承包、租赁茶园,扩大规模经营,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路子,使茶园经营规模化、茶叶产品优质化、产、供、销一体化,并按照扶强扶优的原则,集中力量扶持一批重点茶叶龙头企业,帮助其尽快上规模、上档次,提高品牌带动能力和市场占有率;茶农在自愿的基础上,搞好联合,建立茶农合作社,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我市茶叶知名度,叫响“沂蒙绿茶”品牌

    我市的茶叶质量优势明显,但面积小,过于分散,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支持,缺乏基地、企业的的运作模式,名优茶品牌建设、基地建设是今后发展的核心,这需要下大力气做好引导扶持工作,制定好具有特色的沂蒙绿茶的地方标准和沂蒙绿茶有机栽培技术规程,制定好3~5年的发展规划,并把规划落实到每年的工作中。为叫响“沂蒙绿茶”品牌,建议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注册“沂蒙”绿茶商标,在媒体上集中宣传“沂蒙绿茶”这一统一品牌,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并把“沂蒙绿茶”作为政府的礼品向外商、外宾推介,在济南、北京等地举办推介会,大力推介“沂蒙绿茶”。如果把我们的茶叶评比和茶叶推介结合以来,每年或几年在北方大城市特别是北京、济南举行,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以优惠政策或资金支持我市茶叶企业参加全国、全省名牌产品和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的申报与评审;支持茶叶企业参加全省、全国和国际性的茶叶博览会、评比会、展销会等活动,对获得全国、全省名优茶奖和品牌的茶叶生产企业实行重奖,大力开展茶文化节、茶摄影、茶诗会、茶艺茶道表演等茶文化经营活动,进一步培育“沂蒙绿茶”品牌, 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营造“沂蒙山山清水秀,蒙山绿茶板栗香”的市场氛围和口碑效应。 

    3、强化渠道开发,使“沂蒙绿茶”尽早走出去 

    据介绍,我省每年约消耗茶叶4万多吨,是全国茶叶主销区,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但目前,山东茶总产量还不到总销量的1/4,市场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着力进行茶叶渠道开发,积极推动临沂茶叶市场的整合工作,目前临沂已经经营、正在招商建设的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已经有3家,建议政府通过整合,形成合力,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茶商来临沂设店经营,使市场真正发挥交易集散地的作用。同时加大销售市场网络建设力度,鼓励和扶持企业和茶叶经济人到大中城市建立经营网点、开设专卖店或进入超市大卖场;大力推行电子商务,开展网上销售,以不断开拓市场,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提升“沂蒙绿茶”的市场份额。

    (责任编辑:徐利军)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