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突破县域经济、保农民增收、改善民生等各项关乎民生、惠及民生的举措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任务。新的蓝图已绘就,新的征程已起步,春天伊始,让市民看到了新希望,感受到了温暖。
举措1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报告摘要
保持合理足够投资强度,促进消费持续增长,支撑和拉动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市级重点工程,并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落实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居民消费。
□深层阅读
今年,全市坚持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提升,增加政府投资,鼓励民间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0亿元以上。
实施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市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金锣和江泉肉类深加工、金升电解铜、阳煤恒通离子膜烧碱等项目,提高传统优势产业技术素质和产品科技含量。并支持临工中大型挖掘机、常林高端液压件、柳工高科技产业园、沂星电动客车、郯北家电工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新兴产业发展亮点。
城乡道路建设关乎民生。今年,我市开工环城快速公路、开罗大桥和机场改造提升二期工程,协调推进山西运煤大通道途经我市及其它7条铁路建设,搞好长深高速公路建设,加快临岚高速、京沪高速公路扩容等项目前期工作,建成环城快速北外环和金锣沂河大桥,完成1000公里农村公路硬化改造任务。
同时,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千方百计扩大居民消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供销新网”和“放心早餐”工程,鼓励农民扩大新型农机具等财产性消费和装饰、家具等生活性消费,推行现代消费方式,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连锁经营、信用消费,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
举措2 建设工业强县、强镇
□报告摘要
县域强则全市强、工业强则经济强。要把建设工业强县、强镇作为富民强市的重点,鼓励支持各县区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提升技术层次,拉长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深层阅读
今年,全市将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经济效益增长20%,全力突破县域经济。培植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及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四新一高”产业和产品的政策支持与指导服务,建成一批优势示范企业。力争全市新兴产业产值达到800亿元,增长30%以上;新口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继续推进食品、木业等7大传统产业升级,确保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2%以上。并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和园区经济,突出培植工程机械、有色金属、电动车等十大产业集群,创建部分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区域品牌,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产业集群10个以上。
重点扶持50户骨干企业、50户创新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支持重点企业与国内外优势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争创省级以上名优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开拓国内外市场。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突破1000家,利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900家。
同时,调整财政奖补政策,支持经济基础较好的区县加快进入全省县域综合实力第一方阵,财政困难县尽快壮大财力、赶超进位。
举措3 推进农业现代化
□报告摘要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沂河滨河优质高效农业基地长廊和祊河沿岸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先导,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并分梯次向周边区域延伸,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
□深层阅读
按照“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增活力”的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
同时,以沂河滨河优质高效农业基地长廊和祊河沿岸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先导,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并分梯次向周边区域延伸,确保新增各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50万亩,新培育50个省级以上优质农产品品牌,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0家以上,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沂沭河上游河道及东汶河、汤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启动大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武河湿地二期建设。力争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平方公里,解决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wq)
(责任编辑: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