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 临沂大众网 > 记者调查 >

柳条价格高订单少 三成柳编企业“扛不住了”(2)

2011-12-26 10:30 作者:张庆华 何青 来源:大众网—沂蒙晚报
年轻人望而却步 老年人无奈坚守 手艺传承断档成一大短板 不点火,不冒烟,看着电视搞柳编;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曾几何时,这是临沂柳
年轻人望而却步 老年人无奈坚守
手艺传承断档成一大短板
 “不点火,不冒烟,看着电视搞柳编;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曾几何时,这是临沂柳编手艺人生活的惬意写照。而如今,年轻人嫌累,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从事柳编工作,留守的老年人又编不动粗柳条制品。当危机袭来,手艺断档在这场行业危机中暴露出来。
  魏秀利是郯城县庙山镇薛庄村人,这位有着30年柳编技艺的老手艺人对于目前这种情况有些无可奈何。用他的话说,今年的生意不景气是十年不遇的,这一行干了这么多年,数今年的活最少了。一个熟练的编织户,一天最多能编十几个筐,往年一天能挣100元,而如今一人一天拼命地编筐,也只能赚到四五十元。
  在老魏的记忆里,薛庄村是个家家户户依靠种杞柳、条编过日子的柳编村。几十年前,许多年轻人为了生活拜师学艺,从选择柳条、泡柳条到条编,一步步学成、学精,而学成这门手艺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当年红火的场景不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了祖辈的手艺活,选择外出打工。“编这个太累了,虽然手艺是世代传承下来的,总觉得丢了有点可惜,但是我还是不希望家里的孩子都干这一行。在外面打工一天好歹也能挣100多元,一人外出打工一天的收入是编柳条的两倍。”对于坚持了半辈子的事业,老魏感慨颇多。
  “柳编属于传统手工行业,劳动强度大,只要有订单根本没有白天黑夜,枯燥而乏味。”经常与加工户打交道的临沂金狮工艺品有限公司王向东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干柳编的师傅日趋老年化、女性化,老、病、残群体成了主力。当地村民,会编、愿意编的越来越少,再过几十年,这种最原始的纯手艺恐怕会有失传的可能,这也成为许多柳编企业共同的担忧。(责任编辑:庄红)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