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 临沂大众网 > 临沂新闻 >

临沂文化产业发展与市民幸福指数有重要联系

2012-03-04 08:41 作者:文美 杨帆 来源:大众网-沂蒙晚报
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在促进文化市场发展繁荣,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以及促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在促进文化市场发展繁荣,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以及促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市两会期间,同样是代表们讨论的话题。李银程代表认为,发展文化产业与市民的幸福指数也有着重要的联系,而冯凯代表则从自己的实践中发现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人大代表李银程:发展城区旅游让市民有更多的娱乐去处 

      市人大代表李银程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听起来有点空,与市民生活有点远,其实与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着重要的联系,比如,临沂市民现在在城区玩乐的地方不多,城区旅游需要大力发展,这也是文化产业的一个方面。 

      李银程认为,临沂的旅游市场大体可分为山水游、红色游、文化游。 

      其中以山水游为主,红色游近年来发展比较快,而相对薄弱的是文化游,缺乏城市旅游项目。而且以山水、红色文化为主的人文旅游和自然旅游项目大都集中在县区,临沂城区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则相对薄弱和缺乏,特别是城市旅游项目还是一块空白,如此现状造成市区居民没有大型的娱乐旅游去处,外来游客引不来住不下的境况。因此拉动不了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临沂经济的快速发展。 

      针对临沂目前旅游产业现状分析,李银程建议在城市新批建设规划时,将发展城市旅游项目作为市委市府重点扶持项目,统一规划,吸引社会资金,鼓励企业投资,加速城市旅游项目建设,在临沂城区建设旅游乐园。这是响应党中央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也为市民提供一个文化娱乐场所,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拉动相关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繁荣临沂经济注入新的产业链。 

      他同时呼吁政府尽快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在土地税收、政府规费等方面进行优惠和减免,扶持城市旅游项目建设的开发,加快临沂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进程。 

      政协委员冯凯: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逃离还是坚守,让很多前期投入文化产业的从业者纠结。据介绍,前几年建起的在全国数得着的四个文化产业园区,已有三个转行,至今还在坚守的是临沂的凯歌文化城。 

      投入长、见效慢是文化产业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当其他人坚持不住选择及早抽身,一直要“为临沂留下一些永恒的东西”的冯凯仍然在坚守,因为他坚信,“一个城市发展多年之后,到最后留下的只有文化。”市两会期间,记者采访到了市政协委员、凯歌文化城董事长冯凯,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现状发表看法。 

      凯歌文化城建于2007年,是山东省最早建立的一家文化产业项目园,走在济南青岛等城市的前面。当时在房地产业叱咤纵横的冯凯看中的是临沂有着精深厚重的历史文化,他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提升临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整合、提炼、挖掘文化产业势在必行,社会效益将远远大于经济效益,于是他转投到文化产业发展上。 

      “发展文化产业项目,凯歌文化城起步很早,但现在被很多后起的地市追上了,原因很多。”冯凯还担任着市文化产业协会的会长,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非常了解,他认为临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在最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政府应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详细的法规细则,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一些来考察项目的人一目了然,有章可循。从而吸引一些大的文化产业项目落地临沂,带动临沂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一些打着发展文化产业的幌子开发房地产项目的人正是钻了地方政府没有能约束他们的法规细则的空子。“政府应该尽快出台这类法规,让真正做文化产业的人落户临沂,从而带动临沂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此外,冯凯呼吁政府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他认为,文化产业发展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的经济发展项目,需要政府“厚爱一层”,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 

      记者 文美 杨帆 庄成  丽丽

    (责任编辑:江志宇)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