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讽刺侯耀华非亲生
2010年10月,侯耀华出席上海某发布会时称周立波前景堪忧,”我觉得他很难走下去,他现在靠的是有一个班子为他准备,一旦这个班子闹翻了,就走不下去了。“此外侯耀华还直斥周立波没资格被称作”上海滑稽界代言人“。周立波随后连发多条微博反击,更说”昨天,有位我敬仰的大师,托梦予我说:那位大师不是我亲生的!“,疑有暗指侯耀华非侯宝林亲生之嫌。
2、怒骂方舟子“剩斗屎”
2010年11月,周立波和200万网友掐架。周立波因在微博发表”网络公厕论,他在微博上写道:“网络是一个泄‘私粪’的地方,当‘私粪’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变成‘公粪’,那么,网络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公共厕所!大家也就有空来拉拉! ”
当时,方舟子曾抨击周立波这番言论是“自我感觉太好”,不料却遭到反骂,周立波写道:“对您遇袭深表同情,对收您的医院大失所望,他们应把您从脑外科直送精神病院的!您还真以为您是‘剩斗屎’?请把您的声线练粗点再发声!整天像被门挤着一样!”
3、反击孔庆东不懂上海文化
孔庆东2009年曾写过一篇评论,对周立波多有贬低:“希望周立波不要满足于当前的本地上座率,不要满足于在沪语的一亩三分地独步翩跹,更不要在乎上不上春晚。不论自己艺境的提升还是今后带徒授艺,倘能在余秋雨所说的四个方面潜心精进,那就真的是前途无量了。”
2010年11月, 周立波在微博中“复仇”,他写道:“孔教授请去查查我今年的演出记录,我出不了上海?呵呵!我江浙巡演个人票房就破亿了您知道吗?您不知道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别和我谈上海文化,您老还真的不懂!别以为复杂的五官就能掩饰您朴素的智商。没吹过海风还整一身的鱼腥味。您学着像一点学者好吗?”
4、与同济大学张生教授掐架
2011年7月,周立波和同济大学张生教授掐架。周立波微博上骂道:“我很想知道是哪条缝挤出了你这条葱!我印象中同济好像不出藏獒的嘛!说我教养低下,说菜花甜妈是绝唱!您的语文是生理老师教的吧?家有不幸也不是逻辑混乱的理由吧?像你这品种的教授,江河湖海沟到处都有!但周立波再烂也就一个,这就是我和你最大的区别!祝贺你!你出名了!”
5、不认同行
2011年,知名主持人毛威进军清口市场,推出国语清口专场《喝酒那点事》,并称呼周立波为“师哥”,事后,毛威表示演艺界从来都是自来熟,叫周立波师哥只是玩笑,因为对方先入行,只是以和谐为目的的称呼。
然而周立波却不这么看,他在微博中毫不留情地写道,“关、孙有智慧?无赖需要智慧吗?你脑子进水了?你是我师弟?我们师傅是谁啊?!我一辈子可没拜过师傅!哈哈~卑鄙、下流、无耻是需要慢慢体会的,你慢慢品吧!祝你好运。”
6、与老搭档关栋天翻脸
2010年3月15日,周立波在微博上证实与大哥关栋天“拗断”,并将对方的恩情比作“泡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我一贯的秉性,也是业内对我为人的共识。十年前的一碗泡饭,总不能天天鲍鱼鱼翅伺候吧?终有一天会有心没力的呀!”
虽然他事后称自己因“酒酣”才有过激言论,但在2010年中旬,周立波又以“教父伪善论”暗讽关栋天,“某位自称‘教父’的人伸出了他的食指对大家说:‘我可以点石成金’,后来许多观者不约而同地伸出了他们的中指。”他更称“教父”用悲壮来掩饰卑鄙,用无瑕来装扮狡黠。
周立波VS郭德纲
郭德纲用相声反击
2010年,周立波曾被记者提问是否愿意与郭德纲同台演出,他说:“一个是吃大蒜的,一个是喝咖啡的。”暗指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两人的表演风格并不一致,因而无法同台演出。随后,周立波的“大蒜论”就开始成为上海民间广为传播的话语,“吃大蒜只管自己吃得香,不管别人闻得臭;喝咖啡是把苦自己吞下,把芳香洒向人间。”
面对周立波的话语,郭德纲随后将它编进相声段子中进行演出,在《你要高雅》首次登台演出时,郭德纲一段调侃的“雅俗论”就被人看做是暗暗隐喻了对周立波的回应,“有人说什么是高雅,什么是低俗。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雅和俗分不开,喝着咖啡就着大蒜,秋水共长天一色。好多个高雅的人喷着香水我都能闻出人渣的味来。”看过此段子的不少网友都认定郭德纲有暗讽周立波的嫌疑,但这种“艺术性”的回击,却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的。
周立波VS朱丹
朱丹北上逃离周立波
2012年,周立波高调跳槽到浙江卫视,并担任创意总监一职。因为周立波的强势介入,朱丹主持人的功能慢慢退化,甚至成为多余的。最终,前浙江卫视“一姐”朱丹选择离开,尽管朱丹曾多次表示“我的离开和他没有关系”,但在多个场合的回应以及她最终做出“北漂”的决定,还是透露着些许隐藏原因。在去年朱丹离开浙江卫视时,记者曾通过知情人获悉,由于对于节目理念的不合,朱丹曾经在台上和周立波有过不愉快,但由于周立波加盟浙江卫视后拥有着“创意总监”一职,所以最后朱丹只能选择离开。
不久前的采访中,朱丹谈到周立波时仅简单地说了一句:“我跟他就吃了一次饭。”另外还爆料,“老东家开了一个无法回绝的数字,所以周先生才答应了。”但在谈到关于主持人的话题时,她说:“主持人要有大局观,不能太极端,强烈的个性反而是悲哀之处,太不择手段了,反而成了恶性循环。善良,才是好主持的标准。” 本报记者 朱秦冀
(责任编辑: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