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刘江自解析道:整部《乱世三义》的重心就在于刻画出一个个充满血性的血肉之躯,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赴死精神去对个体尊严与家国尊严去正名。剧中所展现的抗争,都背负了牺牲的代价,以至于一直都未能摆脱悲剧氛围的笼罩,既然全剧的目的就是要弘扬出一股子让人热血沸腾的正气来,那么在创作之初首要的就是要把史观、人性观、戏剧观全摆正。
天马不行空,真实历史才厚重
在“雷剧”横行的当下,打着历史的牌面胡编乱造的事儿屡见不鲜,似乎不玩点“穿越”、“戏闹”都不好意思跟观众们打招呼。但在这样“胡闹造收视”的大逆流下,《乱世三义》仍敢于独善其身坚持稳扎稳打地大做历史功课,这样的胆识与气魄还是引得大众与舆论界的叹服。细心的观众已经留意到,这部电视剧的故事横跨清末日俄战争、反清共和战争、辽东满蒙复辟之乱、直奉战争、奉军内乱直至九一八事变的三十年光景,在唐子义、谷仁义、索志义这三兄弟的军旅奋斗史中穿插进了大量的历史事件,虽说很多不被我们观众所熟知,但却影响了剧中地方格局与人物命运的发展。在观众们踊跃给出的反馈与互动中,已经有明眼人对此一一给予了整理,盘点出在剧中呈现出的“辽东匪患”、“宗社党复辟”、“蒙古叛军入关”、“郑家屯中日两军交火”、“奉天车站刺杀张作霖”、“奉天日侨事件”、“郭松龄反奉”、“皇姑屯”、“柳条湖”事件等等,都是源自真实历史,人物与事件都能一一对应得上,剧中几乎是做到了忠实的历史再现,连事发牵涉的人数、方式都能做得滴水不漏,简直就如刘江导演在《黎明之前》中推演谍战玄关一样,有着相当强的发烧指数。
对此导演刘江解析到,剧中所牵系的每一处风波都是源自真实历史事件,在筹备与拍摄的过程中不惜请动相关史学家与其他专业人士给予斧正,每一处细节都不曾马虎,精密到几个人、几杆枪、几次爆炸、是否伤及无辜乃至地上的尸体数与陈列方位。因为在创作初始自己就觉得这种民族屈辱史一旦拾起来,会让每一个人有敬畏之心,不敢马虎半分,而且很多历史事件都是在国产影视剧作品当中首次向国人披露,揭秘1937年之前已经长达三十多年的中日对抗与摩擦,有使命感,处处都深感厚重。
野马不难驯,真情实感才生动
在拒绝胡乱拼凑的“狗血式”的通行叙事模式后,《乱世三义》自情处发力,以一股子当下银屏上鲜有的“热血”气质令整部大戏当中的兄弟情、儿女情、家国情被刻画得感人肺腑,让更多的观众们都能为之所震撼,并被深深打动。在多省市的地面频道播出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剧迷们反馈称《乱世三义》的泪点密集,几乎称得上是导演、主演们与观众们每天都在做最直面的情感互动,总能以细微之力打到剧迷们的内心薄弱处,哪怕是铮铮男儿都抵御不了这种泪水攻势,称得上是当下银屏的第一“催泪弹”。
对此,导演刘江坦诚道白,指出这是因为在展开创作之前这个故事复杂的情感枝桠就已经无数次打动了自己,自己几乎是在一种隐隐袭来的痛感与悲怆中完成的整部剧的创作,而参与其中的黄海波、张晞临、田小洁、童蕾等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先有了自身的真情实感,才有信念把全剧的情感线条贯穿下来,让个人的友情、爱情、恩情感怀都在这么一个特定的戏剧空间里做了次大爆发。这样,才有了一部“至情”大戏,让大家都能为之唏嘘感慨,令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能收获到一份来自《乱世三义》团队最真挚、最具诚意的心灵感动。
(责任编辑: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