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平邑老兵


从8月1日开始,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开始探访老兵,迄今为止已经刊发7个系列稿件以及短评。截至目前,仅海报新闻客户端总点击量,就已突破150万人次,成为正能量吸引网友眼球的典范。
从“八·一”建军节刊发“倾听平邑老兵”首篇稿件伊始,40余天时间,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先后完成了对7位老兵的采访。战争年代,他们不畏生死,浴血奋战;和平时期,他们积极生产,紧抓建设。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后辈树立了标杆,成为我们取之
家住平邑县郑城镇富民新村的张殿本老人,今年已经90岁高龄。他16岁参军、17岁入党,在部队历经大小战斗无数。返乡回家,他退伍不褪色,积极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张殿本老人对党和部队的深情,始终如一。"当兵后悔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详细]
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一次……少年从军的宋汉启老人,戎马十余载立功赫赫。然而,老人很少说自己的功劳,更愿意唠叨战场的不易。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多讲述艰难困苦的战 [详细]
感恩党和部队,她在战场上不畏生死:飞机在头顶嗡嗡巨响,却不为所动,一心想着将伤病战士们护理好。"只有战士们早点好起来,才能继续战斗!"虽然担心前线丈夫的安危,但是徐洪英深 [详细]
今年93岁的孔现洽老人,1945年参军,大小战斗先后参加过7次。在部队时,因为身上有着沂蒙山人做事踏实认真的好作风,营长从来直呼孔现洽为"老蒙山兵",而不喊其名字。 [详细]
参军战斗,他无惧生死;回乡务农,他吃苦在前;教育子女,他说"只要符合条件就要去当兵"……96岁的老兵张志红,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啥是"退伍不褪色"。 [详细]
虽然脱去军装几十载,但是军人的习惯早已经在刘成友老人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无论走到哪里,部队始终是他内心难以割舍的归处,在他心里有着重要位置。 [详细]
由于李传德年事已高、小脑萎缩,对老人的采访并不顺利。多亏其长子李万平在一旁"翻译",我们才能从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回顾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激励着后辈勿忘过去、砥砺前行,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