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 临沂大众网 > 临沂汽车频道 > 汽车资讯 >

去年汽车行业8成投诉在汽车保修期之内

2013-03-19 10:47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质量报 
近日,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车人网、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发布《2012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本次调查有8成投诉的车辆是在汽车免费保修期之内,其中一个月内新车投诉占1成。按投诉车型的厂商属性统计,合资品牌投诉占比65.4%,自主品牌占比32.5%,进口品牌占比2.1%。

        近日,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车人网、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发布《2012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本次调查有8成投诉的车辆是在汽车免费保修期之内,其中一个月内新车投诉占1成。按投诉车型的厂商属性统计,合资品牌投诉占比65.4%,自主品牌占比32.5%,进口品牌占比2.1%

      车身附件投诉增多

      与2011年相比,2012年度汽车质量问题投诉增长最快的就是车身附件及电器以及变速箱问题的投诉,占比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其中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较为分散,各种问题都有涉及,其中以空调系统投诉最多,占比接近6%,此外还涉及门窗故障、车身腐蚀及裂痕、室内噪声、灯光系统等多方面投诉。

      变速箱投诉问题主要表现变速箱异响、换挡困难、跳挡等问题。而发动机问题投诉也比去年有所上升,占比25%。此外,转向系统、离合器、制动系统、前后桥及悬架系统以及轮胎等部件的投诉比重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占比均在6%以内。

      售后服务问题凸显

      汽车售后服务已经越来越成为用户关心、企业重视的重要方面,但目前来看,汽车售后服务与汽车产业、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及汽车用户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各类售后服务问题凸显。

      2012年服务问题投诉已占到投诉问题总量的23.8%,本年汽车用户投诉的服务问题分为:服务态度问题、人员技术问题、服务收费问题、配件争议、销售欺诈行为、服务承诺不兑现及其他问题。其中,服务态度和销售欺诈问题投诉比例最高,超过投诉总量的1/5;而与去年相比,2012年有关销售欺诈、服务收费问题投诉上升明显,涨幅均超过5个百分点;此外,人员技术和更换配件争议也是常见的服务问题。

      服务态度问题多是在车辆出现质量问题后,汽车用户在与维修站甚至企业客服的沟通过程中出现问题,产生了不满情绪。这也体现出汽车用户在看重产品质量和维修结果同时,对厂家服务水平尤其是服务站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车市销量走低,欺诈销售类投诉屡增多,常见的如某些汽车经销商夸大虚假宣传,暗自加装配置当顶配车辆卖;购车后长期拖延不给车辆合格证,导致无法上牌;惠民补贴发放不到位等。

      而在维修保养方面,常有配件以次充好、只换不修收费高等情况,而由于配件费、工时费偏高,计算方式也鲜有车主清晰了解,加之用户对于4S店的信任度并不高,则会导致对4S店过高收费的质疑,存在欺诈行为的看法。

      用户诉求发生变化

      与去年同期相比,汽车用户投诉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换件要求从去年将近4成的占比下降至不到15%。整体看,除维修要求之外,其他各项所占比例越发均衡,均保持在15%左右。

      屡修不好抱怨多。目前投诉的产生多是由于车辆故障无法修好而导致,多次的维修经历会降低原本良好的用车体验,如有车主表示:“买来车是为了开的,可现在大多开车的时间都是用在往返4S店的路上。”过多的维修经历,特别是同一问题的多次维修,会导致用户认为车辆本身存在质量缺陷,要求退换车,赔偿经济损失,甚至会要求召回处理。

      与此同时,要求厂家、4S店道歉改错、提高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可见,汽车用户对于汽车产品质量和服务问题越来越重视。

      投诉用户盼回访。分析发现,针对用户投诉问题,除高效快捷的解决问题之外,企业是否能主动联系用户是影响用户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客户回访是现代汽车售后服务过程中,增加用户满意感知度的重要一环,特别是针对遇到车辆问题和服务不满的用户,不仅可以体现出厂家的服务关怀,也可以从用户口中得到有关产品最真实的信息,对于企业改进和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车企及服务商应该在保证车辆修复率的基础上,尽量提升客服接待人员的服务态度,履行服务承诺,加强主动的客户回访,这将对客户服务满意度的提长大有帮助。  □ 本报记者 王 辉xf

    (责任编辑:张婷婷)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汽车资讯:0539-3100789-8002 汽车邮箱:405997570@qq.com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