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的一名工人正在劳作
大众网威海4月7日讯 (记者 王瑜 见习记者 王晓青) 3月29日,威海市首个家庭农场——威海神山家庭农场在工业新区工商分局注册成立。该家庭农场由工业新区农民曹志毅投资成立,主营果树、蔬菜和农作物种植、初加工和销售等,注册资金100万元。
曹志毅的家庭农场之路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月29日,由工业新区农民曹志毅投资成立的威海神山家庭农场在工业新区工商分局注册成立,这也是威海市首个家庭农场。
4月7日,记者见到了曹志毅,此时,他正在位于工业新区汪疃镇吐羊口村的家庭农场带领工人们进行葡萄苗的“拔土”工作。因为葡萄苗比较小,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季,需要把它们埋在土里保暖。现在,幼苗开始发芽,需要把它们从土里“拔”出来。在这个农场里,已经栽种了包括金手指、巨玫瑰、阳光玫瑰以及曹志毅自有的神山1号、神山2号共近17种葡萄产品。
看到记者来,曹志毅放下了手中的活儿,擦了擦汗,和记者聊起了他的家庭农场之路。2006年,曹志毅就开始租地,做农场模式的农业。2013年春节过后,曹志毅在一次上网中看到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家庭农场”的内容,此后成立一家自己的家庭农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得知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家庭农场的发展,曹志毅便来到工商局进行咨询。他希望按照家庭农场经营之后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生产能力,进一步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同时能够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发展,并进一步为城市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在曹志毅的想法中,家庭农场是一种以家庭为主体,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农业新模式。他希望自己能够把农产品做的更精、更专,实现一种更高品质的飞跃,从而改变目前这种粗放经营的模式。并希望能够在威海地区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实现农业精品化发展,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果蔬产品。
目前,曹志毅的家庭农场占地300亩,主要以大棚葡萄为主,并有蔬菜立体种植,同时兼有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农场现阶段有12个工人,大部分都是本村的村民,曹志毅说,出于成本的考虑,今后农场将更多地倾向于机械化种植,最大规模将不会超过15个人。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曹志毅希望是能够做到三个方面的突破:初步建立现场采摘模式,进一步发展观光旅游;在超市设立专柜,提升产品品质;建立品牌加盟连锁,并进一步扩大推广范围。今年的目标,曹志毅确定为建好大棚,发展葡萄长廊,并且和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实现成果转化,多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种类的产品。“我比较看重产品的质量,希望将来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东西,进行品质化的销售。”目前,他的农场已经与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市农科院、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邀请专家到地里进行指导,并把先进的技术传授给大家,把科研成果进行示范推广。
谈到最初做农业的经历,曹志毅说到,自己当初是因为不想父亲太累,所以过来帮忙,没想到一帮就是7年,并且越来越热爱这份事业。由于以前做过营销工作,曹志毅特别希望能够将营销的一些好的理念带到农业中去,把客户价值带到农业中,希望将来能够做到农产品的卖方市场,实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现在的曹志毅,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的,“一般每天都要到地里,和大家讨论一下今天的活儿怎么干,然后还要去采购、送货,和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的对接,还要和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曹志毅说,明天他还要外出学习,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干的,将来挣了钱了,他还想出国学习一下外国农场的先进经验。
工商部门开通“绿色通道”负责登记注册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威海市工商局及时出台了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优惠政策,专门开通“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负责登记注册事宜,为家庭农场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曹志毅在进行家庭农场注册时仅用了一个工作日就拿到了执照,并且整个申请过程是“零收费”。
据威海市工商局新区分局企业注册科科长侯世红介绍,目前家庭农场的申请主要有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两种形式。由于家庭农场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申请形式没有具体要求,可按个人意愿选择。
同时,家庭农场目前并没有强制性要求注册登记。但是,注册登记后,家庭农场在以后对外合作方面签合同以及产供销整体产业链的发展方面会有很大益处,相比以个人名义办理有很大的优势。z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