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临沂新闻 >

临沂社会保障全覆盖 让城乡居民心里更踏实

2012-08-10 08:41 作者:刘遥 来源:大众网-鲁南商报
在“十一五”时期,临沂的社会保障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一步一个里程碑,在逐步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养老不犯愁”的民生路径上,临沂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拥有千万人口的临沂,是山东省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市,也是相对欠发达地区。而在“十一五”时期,临沂的社会保障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一步一个里程碑,在逐步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养老不犯愁”的民生路径上,临沂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已是临沂市委、市政府达成的共识。

      养老保险提前一年半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祖祖辈辈都是养儿防老,到俺这儿改了样,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已是年逾古稀的聂怀文老人,是费县薛庄镇青山峪村一名普通的农民,种了一辈子庄稼。去年,全市所有县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国家试点,73岁的聂怀文也赶上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头班车。现在,聂怀文和老伴每个月能领到110元的“退休金”,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

      2009年9月,国务院正式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平邑县被列入国家首批新农保试点县。

      2010年,沂水县被列入国家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费县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新农保试点县。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筹资金,按照国家试点模式,自主开展了试点。

      2011年7月1日起,临沂市所有县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国家试点,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了一年半,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60周岁以上符合领取条件的城乡老年人,每月能领到55元的基础养老金。

      2009年以来,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民生工程。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提出,“要从讲政治、保民生的高度,把这件惠民利民的好事做细、做实、做好。”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务锋要求,“不管困难多大,宁可压缩其他方面开支,也要挤出钱来把这件大事办好。”

      如今,农村居民到年龄就能领到养老金已经不是一个梦。每月55元,钱虽然不多,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覆盖的人群大都是低收入群体。有了这个政策,就可以让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城市低收入群体倾斜,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有了着落。

      按照国家规定,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标准分每年100元——1000元10个档次。针对城镇居民收入相对较高的实际,县区政府增设了缴费档次,最高设为3000元。截至今年6月底,临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参保人数达到549.8万人,参保率达98.9%,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

    社会救助让40多万困难群众渡难关

      家住兰山区金雀山街道的高景利今年领到了城市低保,他的母亲李焕美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了这部分钱,对于她家的生活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希望有更多的有困难的市民得到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2011年,临沂市民政部门就将城乡低保列入民生项目,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完成了对全市40.3万名救助对象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全市低保对象达到38.2万人,其中,城市、农村低保对象分别为 5.9万人、32.3万人,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260——300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达到1400元,年发放低保金4亿多元。为40.8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生活补贴8782.5万元。

      “过去常说好日子就是吃面包、喝牛奶,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可真是都实现了。”在罗庄区罗庄街道老年公寓,年逾八旬的老人密士宽每天都能喝到牛奶、吃上鸡蛋。

      从2012年1月1日起,全市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每人每天都能得到一袋牛奶、一个鸡蛋。按照愿进全进的原则,临沂市正在力争将符合条件的“五保”老人全部纳入集中供养范围,并在每个县区建成1至2处中心敬老院。

      “锦上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炭”更重要。在去年11月召开的全市民生建设大会上,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完善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自然灾害灾民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优惠政策为补充,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配套的救助格局,努力让生活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根据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到“十二五”末,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大病医疗救助水平市级达到2万元、县级不低于1万元。每个县区建成1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和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育有所帮”,在临沂,一个解除老百姓后顾之忧的“安全网”正在形成。

      保障就业让幸福写在群众脸上

      

        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曾表示,“进城务工人员是城市建设的大功臣,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与善待,城市也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像样的生活空间。”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呵护进城务工人员,给打工者在城市中安个温暖的家,作为“二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的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暨临沂零工市场,在政府扶持下拔地而起。

      “这里有热水、有热饭,屋里也干净,一天一块钱就能睡个舒坦觉,食堂的饭也不贵,感觉很安全。”58岁的苍山籍进城务工人员李金贵经常到这里查看登记的用工信息。自从有了零工市场这个专门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综合服务机构,外来务工者再也不用露宿街头了。

      根据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数字,零工市场集职业介绍、技能培训、餐饮住宿于一身,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72人居住。截至今年7月份,零工市场启用至今,已累计周转11万人次,实现短期灵活就业8.8万人次,培训务工人员660人次,深受进城务工人员的欢迎,也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在市人力资源保障大厅,大屏幕上的就业信息不停地滚动着:食品厂计划招工70人,电焊工最高月薪3000元,新加坡招聘高级厨师……各种工作岗位遍及国内外。人力资源市场提供的覆盖全市的就业信息库,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如愿以偿地实现重新就业。

      就业乃民生之本,如何让城乡居民更加富裕,帮助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康,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维护就业者特别是外来务工者的合法权益,都纳入了市委、市政府的民生考量。今年上半年,临沂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今年以来,全市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万人。

      “‘天大地大、民生最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德政工程,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务锋在民生建设大会上的承诺至今犹在耳畔,争取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

      记者 刘遥

    (责任编辑:江志宇)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