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史上最难就业季"来临?临沂多部门回应:NO

2013年05月29日 08:48 作者:刘遥 孟君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2013年夏天,全国将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迈出校门,创历史新高,而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下降10%至15%,北京、上海毕业生签约率不足三成……人们惊呼:大学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今年夏天,临沂将有约5万毕业生面临就业,是否也赶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季”?来自临沂市人社局和临沂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山东医专的回答是:NO。
        大众网临沂5月29日讯 (记者 刘遥 孟君)2013年夏天,全国将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迈出校门,创历史新高,而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下降10%至15%,北京、上海毕业生签约率不足三成……人们惊呼:大学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今年夏天,临沂将有约5万毕业生面临就业,是否也赶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季”?来自临沂市人社局和临沂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山东医专的回答是:NO。

      近日,记者从临沂市人社局就业咨询科了解到,今年临沂生源的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约有5万人,其中包括2000名中专毕业生。“今年的毕业生人数和去年相比略有增加,这也是个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要说临沂的高校毕业生遇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季’,恐怕站不住脚。”科长房华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临沂大学今年的毕业生达到10722人,比去年增加1408人;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的毕业生为2873人,比去年增加1069人;山东医专校本部毕业生为2208人,比去年减少160余人。总体来看,三所高校中,只有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的毕业生人数增幅最大,为59%。

      对于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三所高校均表示乐观。山东医专校本部学生工作处处长兼就业中心主任朱世忠介绍,从今年的招聘会情况和目前掌握的毕业生签约率来看,今年医药卫生类的招聘岗位数量和毕业生签约率,与往年相比呈上升趋势。

      “现在,我们已经有1500多名毕业生与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大型公立医院签署就业合同。”朱世忠表示,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医疗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各级医院对医学类毕业需求增长,所以就业形势比往年有所好转。

      记者从临沂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两所综合类高校得到的反馈,与山东医专大同小异。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招生就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从今年的招聘会情况和毕业生签约率来看,费县校区六成左右的毕业生目前已签约,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临沂大学就业方面负责人也表示,虽然近几年一直存在就业难,但临沂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不错,今年不少学生已经找到了理想工作,“史上最难”其实没有那么夸张。

      个案 

      3年不工作,本科毕业后成全职“考碗族”

      “随便找个工作容易,但想要一份好工作确实难。”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3年的王婧(化名)对就业难深有感触。

      受父母和家里亲戚的影响,王婧心中最理想的工作就是公务员、事业编或者进入大型国企。但是现在逢进必考的制度,让她总与自认为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大四那年,王婧先后参加了国考和省考,但是无一中举。她把最后的一丝希望押在了事业编考试上,复习了两个月,但还是以失败告终。

      当年考试失败后,王婧就回到临沂,把目光转向了当地的一此国企和大型企业上,但是由于学的是检疫专业,对口的岗位很少,专业适合的岗位要么对学校有限制,要求“985”、“211”,要么要求研究生学历,总有各种条条框框把她卡在门外。

      当然,也有一些民营、私营企业曾向王婧伸出橄榄枝。经过一番了解后,她还是因为薪酬待遇差或者工作强度高等原因选择了放弃。“毕业一年后,我对找工作有点越来越寒心的感觉,索性后来也不投简历了,安心在家复习考公务员。”王婧说。

      “考了3年,我越发觉得公务员这个职业最靠谱,工作稳定、工资福利也很好,比进企业强不少。”王婧说,毕业后的3年中,她一共经历了8次考试,虽然之前屡战屡败,但每一次考试过后,她都认真总结失误和不足。“我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考上公务员,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

      研究生“骑驴找马” 头一份工作可低薪但得体面

      一个月前,兰山区的刘女士为帮朋友的忙,在几个QQ群里发了一则招聘启事:大学辅导员岗位,非事业编制,月薪2000元左右。没想到很快有20多个人来咨询,其中包括3个研究生。

      刘女士的朋友在青岛一家企业负责人才招聘工作,近期该企业与临沂某高校的二级学院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希望招聘一个企业编制的驻校辅导员,便托家在临沂的刘女士打听当地有没有合适的人才。“我寻思这个岗位没多少吸引力,20多个人找我打听,让我感到很意外。”刘女士说,其中应届毕业生就有18人,当即投了简历。

      今年6月将从安徽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陈玲(化名)也对这个岗位表现出浓厚兴趣:“毕竟是第一份工作,低薪我可以忍受,但必须得体面。”

      陈玲坦言,她读研的学校并非名校,求职时也没有多少优势,“高不成低不就的,我心仪的人家不满意,人家乐意的我又不满意。”合肥的几家企业抛出4000元月薪的“诱惑”,她都没动心,“我资质平平,在民企干没有前途,还不如回老家找工作。”

      “找工作难啊,找待遇好的工作更难,先找到一个工作干着,再‘骑驴找马’呗!”陈玲一脸无奈。但比起其他20多个竞争者来说,她是幸运的,4月底递出简历,5月10日就已上岗。

      部门声音

      “就业压力越大,我们越积极发布政策”

      记者从临沂市人社局了解到,去年临沂生源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5%-88%,这个数字中包括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升学、直接就业和灵活就业的人。“越是在‘大学毕业就失业’的说法甚嚣尘上的压力下,人社部门越是要出台政策、发布项目,引导帮助毕业生就业。”临沂市人社局就业咨询科科长房华说。

      据她介绍,以往市人社部门通过联系企业与高校“结对子”的形式,鼓励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今年,他们联系了全市158家效益好的企业,如鲁南制药、江泉集团、远通集团、天元集团等单位,让毕业生带薪见习。“见习期3-6个月,月薪从1800元到2000元不等。”

      与往年相比,除了在就业服务网上为毕业生们提供网招信息外,市人社部门为鼓励大学生创业也多次发布了创业引领计划。“从以往数据来看,临沂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回家工作的占总数的一半。”房华认为,为这个庞大的群体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不久前,临沂还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出台支持创业“黄金十条”,为创业者“松绑”。该政策的实施代表了全民创业政策的开端,放宽了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入”、“非限即许”的原则,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创业者可自主选择经营项目,严禁在法律、法规规定之外设置限制条件。

      观点碰撞

      “最难毕业季”是个伪命题?

      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学无所用,是“压在所有高校教育者心头的一块石头”。谈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省人大代表,曾任临沂大学校长的韩延明如是说。与此同时,省政协委员、企业家郁有宁却在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发愁。

      “就业难”与“用工荒”两种现象并存时,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季”就经不起推敲了。

      郁有宁经营着一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去年,他的企业参加人才交流会一无所获。去年省“两会”期间,他甚至抽空跑到驻济高校亲自招贤,收获也不大。“我们企业发展前景非常好,订单多得都做不过来,不明白大学生为啥相不中这个工作。”郁有宁很郁闷。

      省人大代表、临沂奇伟罐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伟曾在省“两会”上提交过《关于鼓励大学生到“乡企”科技创新、建功立业的建议》。建议中说,企业急需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他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好的发展平台,和丰厚的物质报酬,但就是招不到合适的人。

      “现在的大学生是90后,他们的观念与上一代大不一样。”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市人大代表、山东兰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学荣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第一代人在创业、就业中能够吃苦耐劳,也更具家庭责任心和社会责任心,现在的年轻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心差一些。“如果这个观念不改变,创业、择业,还是困难的。”

      “‘就业难’与人们的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专业无业可就,有些专业是有业不就。”韩延明认为,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生和家长不能再用高等教育精英化的观念看待就业。“学生需要转变观念,先就业再择业。”

      相关链接

      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专业要减招停招 

      根据省教育厅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度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该通知要求,高校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本科专业连续五年不招生的、高职高专专业连续三年不招生的,学校可提出撤销。高校调整专业,应当事先对拟调整专业在校学生的培养工作作出妥善安排。学校调整专业不占新增专业名额。高校可根据社会需要、自身优势和特点,在专业属性范围内自主确定专业培养方向,专业培养方向一般不作为招生专业列入招生计划。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国秀)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