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临沂推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 做强镇域支撑县域

2013年06月18日 08:37 作者:庄红 乔淑琴 胡雪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临沂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作出了优先发展重点镇、分类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战略决策。围绕“为民建镇”这一主题,以“功能配套”和“产业集聚”为两翼,加快“镇园一体、房住区、商贸区和产业园区”同步建设,力促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级联动”,走出了一条做强镇域支撑县域的新路子。
        大众网临沂6月18日讯(记者 庄红 通讯员 乔淑琴 胡雪临沂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作出了优先发展重点镇、分类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战略决策。围绕“为民建镇”这一主题,以“功能配套”和“产业集聚”为两翼,加快“镇园一体、房住区、商贸区和产业园区”同步建设,力促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级联动”,走出了一条做强镇域支撑县域的新路子。

      “镇当城建”强功能,加快建设新兴小城市

      近年来,临沂市政府注重发挥小城镇后发优势,强化小城镇承接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努力把小城镇打造成宜业宜居的“美好家园”。通过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按照“一县一镇”原则,确定了12个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加快建设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新兴小城市。两年内,重点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超过30%和45%,建成区人口平均达到5万人以上。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157个乡镇(街道)科学发展。其中,27个驻地镇坚持综合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强化支撑带动作用,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工商复合型强镇。63个重点(中心)镇坚持优先发展和鼓励发展,培植主导产业,促进规模聚集,努力打 造工业大镇、商贸重镇。67个一般乡镇,坚持特色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培植高效农业,努力打造旅游名镇和农业强镇。
        按照“全域临沂、整体推进”的理念,临沂加快道路、公交、供水、治污、燃气和数字电视“六网延伸”。坚持“楼不在高、名在特色,镇不在大、美在环境”理念,明确每个城镇风格定位,彰显个性美、塑造整体美。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生态城镇”创建,首批认证生态城镇39个。并把小城镇建设与农房建设、危房改造相结合,唱响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社区建设——实施“四上工程”——创建生态文明社区“四步曲”。目前,484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实施气上楼、水治污、环卫保洁市场化物业化“三上工程”。率先实施“气化临沂”和天然气“镇镇通”工程,2012年重点镇全部通上管道天然气,2015年通到所有乡镇和90%以上农村社区。实行教育、就医、就业和社会保障“同城同待遇”,对自愿放弃农村宅基地定居小城镇的农民,补助3到5万元,调动了群众到城镇居住的积极性。

      “两区同建”壮财源,加快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

      农村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两区同建”作为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的结合点,近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继续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
    以社区建设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支撑社区建设,推动农民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

      2013年,全市计划新建农村住房9万户,危房改造2万户,涉及全市所有乡镇街道424个社区。截至5月底,已启动农村住房集中建设项目261个,开工建设49552户,占年度计划的54%,实施危房改造6985户,占年度计划的35%。其中,沿河沿线启动建设社区108个、21628户,占年度计划的82%;七条精品线路上启动建设社区59个、15048户,占年度计划的102%;矿山塌陷区开工建设326户,占年度计划的19%。
        根据各社区实际,按照不同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了农产品就近加工、农民就近就业,实现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结合沂沭河两岸高效特色农业长廊建设,把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集中向沂沭河两岸布点,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农业特色旅游等产业园区建设;结合重点镇建设,把工业产业园区向镇驻地和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布点,积极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招商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截至目前,全市计划实施“两区同建”的社区达104个,正在建设的有95个,已完成建设的4个,计划建设的5个社区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开工。配套产业园区规划建设114个,其中农业产业园区49个,工业产业园区47个,服务业产业园区18个。园区建成后,总产值将达1087亿元,将直接带动农民就业达到24万余人。

      “扩权强镇”活机制,加快打造县域副中心
    临沂市委、市政府把强镇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28名市级领导、36个市直部门联系重点镇,23名科级干部挂职乡镇党委副书记,进行驻点帮扶。赋予重点镇41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30多个乡镇机构整合为“三办、五中心、四平台”。并建立“分类考核、两个挂钩”的目标激励体系。分为重点镇、城关镇和其他乡镇三大类,进行定量考核、定期通报。实行考核结果与经济奖励、与干部使用“两个挂钩”,将发展压力和动力传导至基层,激发各级干部创业创新创优的热情和干劲。
        建立了“一个补助、两个返还”的财政支持体系,从2011年起,市县两级连续三年,每年给予市级重点镇8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除上缴中央和省级收入外,县级财政对重点镇范围内实现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额返还;镇域内形成的土地收益,扣除费用后全部返还。2012年,12个重点镇完成公共设施投资28.5亿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国秀)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