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临沂人闯关东续:“兴三代”们接过接力棒

2013年08月11日 08:45 作者: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1956年春天,一群拓荒支边的临沂人背井离乡,带着“东北要啥有啥,点灯不用油,种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期盼,从沂河边长途跋涉,一路艰辛,来到黑龙江省音河畔。
        1956年春天,一群拓荒支边的临沂人背井离乡,带着“东北要啥有啥,点灯不用油,种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期盼,从沂河边长途跋涉,一路艰辛,来到黑龙江省音河畔。

      50多年来,带着骨子里就有的“沂蒙精神”,兴十四的临沂人白手起家,在这片一望无际的莽莽荒原上,打拼来“龙江第一村”,被誉为黑土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2012年,富华集团和兴十四村总资产达到18.1亿元,人均纯收入6.58万元。9日的“腾飞篇”为您讲述了兴十四人从土中刨食到土里掘金的故事,今天推出“传承篇”。

      恪守诺言,付华廷透支了健康

      在付华廷家的餐桌上,摆满一沓透明的小塑料袋,分别贴着早、中、晚字样的不干胶,里面装着各种形状的药,记者数了数,有13种。这些都是第一批拓荒人的后代、兴十四带头人付华廷每天要服的药。

      43年来,常年超负荷的劳累,付华廷患上了糖尿病综合症,视力也大不如前,每天自己注射四针胰岛素,还喝着中药。记者到访前一个月,他在村史馆突然晕倒,昏迷了两天两夜。

      病倒了,付华廷也不敢给90多岁的老娘说。“四十多年,我习惯每晚看着他家的灯灭了才睡,半夜一两点钟也行。那些天,他把手机关了,打也不通,我心都凉了。”老奶奶一口乡音,眼泪掉下来。这位坚强的老人挺过了拓荒初期的浮肿病,挺过了老伴去世的悲伤,挺过了肺癌,她说还要好好活,看看兴十四的未来。

      林淑美是付华廷的妻子,付华廷刚当村支书前8年,一出差就预支工资,五百、一千……到年末,她去领钱,村里只能给一堆白条,她年年哭到家。有一次三九风雪天,付华廷忙着工作忘了接孩子,两个女儿哆嗦着在7里地外的雪堆里抱成一团,找回她们时,一家人抱头痛哭。

      林淑美曾经恨死了付华廷。如今,兴十四越来越好,老伴身体却每况日下,没念过书的林淑美竟学会了写字,每天为老伴记打多少单位的胰岛素、换什么药……

      付华廷还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全村老少爷们跪在他家门口不让他调走的情景。他曾含泪向全村父老发誓,“别说我不走,就是我死以后,都埋在兴十四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付华廷还像年轻时那么有激情,为了兴十四的事业,至死方休:“我死后,叫儿子赶着老牛车,让老伴儿把我的骨灰,撒在兴十四村的土地上,让我的灵魂也伴着父老乡亲,度过每一个日日夜夜。”

      关外已是故乡,根仍在关里临沂

      8月1日这天,老张会计的老伴张学凤出门买菜,带回来两包煎饼,卷上大酱跟黄瓜咬了一口,“兴五(村)的煎饼不行,不是咱老临沂那个味儿。”她边吃边摇摇头,对记者说,“本来还想让你们临走揣两包,还是算了吧。”

      从草家子里搬到别墅上,兴十四的老人们也不再用鏊子摊煎饼,想吃就到村里的超市买现成的。虽然嘴上尝的、心里想的还是当年那个味道,但老人们自己也说,过去,已经回不去了。

      “我们这代人吧,是在临沂土生土长的,始终忘不了,还总是萦绕着回家的念头,我不死之前,还得回老家。”75岁的刘鹤廷说。

      “头几十年,我们都有三个小孩了,我还觉得自己不属于兴十四,还没扎根。我跟老张说,‘咱家走吧,这里又冷,我还有风湿,临沂多暖和’。因为他老家也常给他来电话,让他回去上班,说在东北干的啥,回去还干啥。”张学凤说,老张会计当场就拒绝了:“你想回你自己回,我这辈子不再离开兴十四了。”老拓荒团员的心,早就深深扎在兴十四的土地上了。

      “到后来,兴十四越来越好,俺就不认为关里是俺家了,觉得这就是俺家,关里吧,就是亲戚。”张学凤说话干脆。

      现在,张学凤还有不少亲人在临沂。“每过几年,我就回去走动走动,看看那出生的老地方,看看那些婶子大娘,跟同岁的人唠唠小时候割草、喂牛的事儿,也还是在骨头里觉得热乎。”

      “日子过好了,说实在的,想回家看看,也有了那个条件。”思乡之情切切,但关里父老已不是当年模样。

      74岁的王振兴老人1958年作为拓荒团员的家属,来到兴十四。除了1979年去大寨参观返程时,跑回家看了一眼,从此再没回过老家。现在没事儿的时候,他脑子里还跟过电影似的,想着50年前临走时,村里谁家在哪儿住,谁家几口人,谁谁叫什么。

      “可临沂发展太快了,我现在回家,一点儿也找不着小时候的痕迹了。”王振兴有些伤感。

      “兴三代”已成村里的中流砥柱

      如果说,老一辈拓荒人午夜梦回时,还时常勾起关外漂泊多年的思乡情,有些老人对东北“那嘎达”还没有踏实的归属感。那村里的年轻人们,显然已经习惯了自己“关外人”的身份。尽管他们还说着临沂方言,有时还被同学们叫做“小山东”。

      按照十年算一辈的话,兴十四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崔俊山就是“兴三代”了。而他们这个年龄的人,正逐渐成为兴十四村和富华集团的中流砥柱。今年暑假,他让媳妇带着孩子到山东旅游一圈,“第一次到山东,那临沂肯定是必须去的,那是老家。”

      “现在跟东北人在一块工作、生活,会有漂泊感么?”记者问村里的年轻人。作为兴十四财富的受益者,他们一脸轻松愉悦:“我们就在这里出生,从没去过山东。现在吃得好,穿得好,大人有车开,孩子在村里就能上学,还住着别墅和楼房,还有啥不满足的呢?兴十四就是俺们的家,俺们家就是兴十四。”

      兴十四始终没有分田到户,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在村史馆、宾馆和老一辈家里墙上挂的领袖照片及与领导人合影中可见一斑。村接待办副主任马洪军是“80后”,爷爷是第一代拓荒人,他现在负责接待来兴十四村招商、开会、参观等的客人。去年,包括省部级以上的工作组、调研组在内,共接待了1.2万人以上。

      马洪军对兴十四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颇为自豪,也习惯以老书记的教导方式认识、学习并适应这个世界。“我们有一套严格的‘村约’,家家门口都挂一小牌子,上面十条标准,全做到了就是十颗星,有一条做不到就摘下来,享受的待遇和福利也相应降低。”《兴十四村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标准》也叫“小红本”,兴十四村每户一本,每次都是公开评比,付华廷介绍,全村十星级文明户达到86%,九星级文明户达到13%。

      黑龙江省委对兴十四村的要求很高,提出“建设5万人口小城镇”的指示。兴十四现在的人口已由原来的2000人发展到现在的10000多人。国家AAA级住宅小区、学校、商超、饭店、出租车、农贸市场等等一应俱全,俨然一副小城镇的雏形。

      “以后我们还要建医院、幼儿园、污水处理厂、体育场、商业街等等吧,总体规划到2015年要达到5万人口,到2020年达到8万人口。”兴十四村富华建筑公司经理王士明摊开图纸,展望未来。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王晓霞)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