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沂南双河村“第一书记” 书写新农村建设新画卷

2013年10月22日 19:50 作者:邓梦娇 肖欣岗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如今,一走进沂南县湖头镇双河村,新农村画卷扑面而来。新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整齐、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谈起村子里的变化,一名外出务工的小伙子满脸地幸福。他说,“村子里的路修了,电线换了,环境也美了,而且没有城市里的喧嚣,真是旧貌换新颜。”

      “第一书记”张建华与村民李炳明沟通蔬菜大棚的种植


      “第一书记”张建华走访村民李炳宝家了解其生活情况 

      大众网临沂10月22日讯(见习记者 邓梦娇 通讯员 肖欣岗)如今,一走进沂南县湖头镇双河村,新农村画卷扑面而来。新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整齐、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谈起村子里的变化,一名外出务工的小伙子满脸地幸福。他说,“村子里的路修了,电线换了,环境也美了,而且没有城市里的喧嚣,真是旧貌换新颜。”

      双河村旧貌变新颜

      双河村和很多农村一样,之前村庄规划落后,村民居住环境一直没有得到改善。村民李炳宝告诉记者,“以前住的老房子太破旧,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的,家里来了客人都没地站。”

      去年,“第一书记”工作组根据村里的实际,借助“城增村减”项目。通过空闲房安置、租赁房安置、周转房安置、建设房安置等措施,先后建设了老年房72户,让60岁以上的老年拆迁户无偿入住。建设幸福苑社区青年楼两栋。在村东建设周转房36户。及时安置好全村136户拆迁户的住房问题。

      “刚搬进楼房来那会儿,大家都说我从‘牛棚’搬进了‘别墅’呢。”李炳宝指着家里宽敞明亮的屋子喜笑颜开地说。

       解决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村里的村容村貌整治又成了张建华心里的一件大事。工作组通过前期调研,先后拆除鸭棚24个,完成苗木基地种植面积860亩,道路及广场硬化面积6000平方米,广场绿化面积500平方米。沿336省道两侧先后平整沿街空地1000平方米,种植法桐160棵,设置和安装路灯15个,铺设“8”字型彩色水泥砖约600平方米。另外,搞好村西河道的综合治理,加固生产桥1座,修建拦河坝4座,对1670米的河道两侧进行方块石护砌,治理后的潮沟河将是双河村的一条观光河,对枯水期间的农田灌溉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主干道两侧的排水系统的修建,改变了下雨天道路泥泞、出行不便的状况。

      三大农业产业基地促增收

      “以前的老式大棚,既不保温产量也低,各家各户也都比较零散,‘第一书记’来了之后,规划了蔬菜基地,建立了钢结构的高效蔬菜大棚,我们的收入比起以前多了三分之一呢。”村民李炳明指着大棚里收获的豆角笑得合不拢嘴。

     “第一书记”张建华告诉记者,“来到村里之后发现村民以前种植的农作物单一,收入比较低。”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第一书记”工作组及时调整该村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土地种植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了苗圃种植、特种养殖、有机蔬菜三大农业产业基地。

      目前,一期规划建设的15个蔬菜大棚已经产生效益。二期工程15个蔬菜大棚也已经开始动工建设。1000亩的苗木基地里也种植了五角枫、樱花、海棠、小龙柏等琳琅满目的苗木花卉。另外,12个养殖户的特种养殖基地已经初步形成。“基地建立后,便于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也能为农民提供一个新的增收渠道。下一步,我们还将因地制宜,逐步扩大这三个基地的规模。”张建华表示。

      改善村办公条件 让村民享受村发展成果

      双河村村里没有办公场所,一直租住的村民民房,条件简陋。“第一书记”工作组驻村以来,筹划建设了三层1700平方米,集村干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医务室、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信访调解室、计划生育服务室、为民服务大厅为一体的综合性办公楼。办公楼的建成,改变了村里多年来没有办公场所的历史。

      今年入驻办公楼以来,逐步规范提升,建成了计划生育服务室和计划生育培训学校;推进了廉政文化近社区活动,建立了廉政文化室,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职责、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村干部廉洁勤政行为规范。同时,加强村级制度建设,制定了《双河村村务工作规范》,明确了村级重大事务的范围,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村民会议制度,加强了村级日常公共事务管理,建立了村干部“碰头”会议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和制度办事。一年来先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发展预备党员3名,为双河村以今后的党员队伍的发展输送了新鲜血液。

      “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双河村先后被临沂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先进村(社区),临沂市“平安建设先进社区”,荣获“县级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第一书记张建华表示,“根据年初的总体计划,下一步会把社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与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来增加村民的收入,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真正让村民享受到村里发展的成果。”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赵国秀)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