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世界问候日”记者调查和陌生人打招呼有点难

2013年11月21日 08:14 作者:吴慧 左肖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11月21日是“世界问候日”,很多市民对这个节日比较陌生。20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调查,发现约九成以上的市民不知道有“世界问候日”。“你会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吗?”在接受调查的20位市民中,大部分人都表示不会主动和陌生人说话,包括每天见面的左邻右舍。不过也有市民表示,为了拉进邻里关系,还是要主动开口多些问候。

        大众网临沂11月21日讯记者 吴慧 左肖)11月21日是“世界问候日”,很多市民对这个节日比较陌生。20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调查,发现约九成以上的市民不知道有“世界问候日”。“你会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吗?”在接受调查的20位市民中,大部分人都表示不会主动和陌生人说话,包括每天见面的左邻右舍。不过也有市民表示,为了拉进邻里关系,还是要主动开口多些问候。

      心声:见面问个好 还真张不开嘴

      “我住在现在的小区五年了,每天进进出出,在楼道里碰面的人能问声好打招呼的不多,有时候遇到都低着头擦肩而过,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兰山区的朱女士说,如果能够多点微笑和问候,邻里之间的关系会拉近不少。

      如今,不仅左邻右舍成了陌生人,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几乎降至了冰点。赵先生在一家大型企业上班,提起问候这个事,他是深有感触。“我们单位有一百多口子人,有老同事,也有新同事,下班走在路上都是行色匆匆,哪有时间问好、拉呱。虽然是同事,却和陌生人没有什么两样,有些同事在一个单位上班三五年了,名字和本人还对不上号。”

      在兰山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女士也表示,现在的人警惕心这么强,你去主动问好说话,说不准人家还认为你有什么企图呢!所以日常生活中,她是绝对不会主动和陌生人说话的。

      调查: 和陌生人问个好就这么难吗?

      生活中,陌生人之间打招呼究竟有多么难?20日,记者走上街头进行了随机调查体验。在火车站附近一公交站牌,一位女士领着约三岁的孩子在等公交车,记者走上前打招呼,“您好!”对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左右察看,发现身边没有别人,才反应过来是向她问好,眼神里流露出一丝的警惕,然后问道,“有事吗?”

      在沂蒙路一家报亭,记者主动和报亭老板问好,当对方只“嗯”了一声,又埋头看起手里的报纸。记者表明身份后,询问他是否知道“世界问候日”这个节日,对方这才打开了话匣子,“现在的人压力都太大了,哪有心情去和陌生人打招呼问好啊!别说是陌生人,就是左邻右舍,见面问声好的也越来越少了。”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20位市民中,九成人表示不知道“世界问候日”,八成人表示不会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仅仅有4位市民表示,会在合适的情况下向陌生人问个好。

      “有些大人做得还不如孩子好!”在市区一家幼儿园做保卫工作的张大爷说,每天早晨,前来上学的孩子嘴巴都很甜,一个接一个地问候“爷爷好”,这么简单的问候,却让他的心里暖暖的,而一些大人反而还不如孩子,连个基本的招呼都不打,更别说问好了。

      分析: 过度注重隐私会形成“孤岛心理”

      “在城市里,邻里之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天天相见却不相识。”临沂悦纳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焦洪娟说,告别邻里冷漠,重建彼此信任,需要大家主动传递善意,也需要社区搭建桥梁、多创造邻里间沟通交流的机会。

      焦洪娟认为,现代都市人普遍存在一种过度注重个人隐私的“防备心理”。尽管内心渴望交流,但怯于主动张嘴,“主要是因为‘面子问题’,这样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孤岛心理’。”

      焦洪娟分析,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结构多元,让邻里之间变得陌生和疏远。从发出一句问候或给予一个微笑开始,共建守望相助的和谐社区,受益的将是每一个人。

      “勇敢地走出第一步,大声地对陌生邻居打招呼。”焦洪娟建议还不认识邻居的朋友,可通过小朋友为纽带打开尴尬局面,找到和对方的共同话题,进而交流相识,“平时帮忙开门、摁个电梯,逢年过节也可串串门,交换小礼物,这些都可以增进邻里感情”。

      焦洪娟说,人们在生活当中多一些微笑,多一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让“问候”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样也会让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快乐。

      小资料:“世界问候日”

      1973年11月21日,澳大利亚的姆可马克兄弟俩印刷了大量有关问候的宣传材料寄给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及世界知名人士,呼吁放弃军事手段、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第一个“世界问候日”就此诞生。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问候日”在国外已成为普通人之间互发问候的一个重要节日。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邓梦娇)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