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临沂小木耳创"黑色财富" 种植户搂菌种睡了100天

2014年03月24日 08:45 作者:郑文婷 来源:大众网临沂频道
黑木耳是生长在朽木上的一种食用菌,说起黑木耳,人们就会想到东北,但在临沂兰山区汪沟镇的昊林食用菌示范基地,黑木耳能在大棚里生长,长约25厘米呈圆柱型的环保降解袋里,装满了杂木锯末,被吊在空中,黑木耳就从编织袋的小孔里钻出来……

        大众网临沂讯 据沂蒙晚报消息,黑木耳是生长在朽木上的一种食用菌,说起黑木耳,人们就会想到东北,但在临沂兰山区汪沟镇的昊林食用菌示范基地,黑木耳能在大棚里生长,长约25厘米呈圆柱型的环保降解袋里,装满了杂木锯末,被吊在空中,黑木耳就从编织袋的小孔里钻出来……

      初衷:让木耳接地气 

      3月8日,记者第一次参观刘洪林的黑木耳大棚时,一个个吊在空中的袋子让人感到惊奇,“别小看这个袋子,它可是降解环保编织袋,里面装的是原始森林百年以上硬杂木锯末,所以我们的黑木耳不用在腐木上就能生长。”

     

    每个环保降解袋全身共230个孔,经过80到90天精心培养,黑木耳会从孔里长出来。

      昊林黑木耳创始人刘洪林告诉记者,这一个袋子标准打孔230个,经过360度立体旋转照射,加上沂蒙山泉水灌溉,80到90天的时间,黑木耳就能从一个个小孔里冒出来。“如果看先天生长环境,临沂的自然地理环境肯定达不到黑木耳的种植要求,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精心呵护培养外来菌种,也是可以让黑木耳接临沂地气的。”

      起步:搂着菌种睡了100天  

      在培养菌种的时候,刘洪林还特地请专家指导。“从开始考察到第一批菌种培养成功,前后共花了一年多时间。”回忆起一年多无数次的菌种试验,刘洪林感慨道,技术人员特别辛苦,由于菌类的生长环境不同于普通生物,黑木耳要求的温度近似人体常温,很难控制。

      据了解,刘洪林的食用菌基地去年10月份开始试验,在寒冷的冬季里,白天照顾菌种能像呵护孩子一样特别精心,但晚上很难把握,为了更好地控制温度,晚上技术员直接搂着菌种睡觉,这一搂就是100个夜晚。

      “尽管如此小心翼翼,但试验过程中最怕遭遇其它菌种的侵袭,如果我们的菌种被其它菌种吃掉,那200多万元的基地建设就打水漂了。”在试验过程中,由于温度忽冷忽热,刘洪林的黑木耳碰上了两种异菌,环保降解袋表面开始发绿长毛,“因为我们的菌是由内向外生长的,生命力极强,”经过十几天的耐心观察,刘洪林的菌种战胜了异菌。

      2014年1月6日,经过100多天的培养试验,从黑龙江引进的菌种最终成功接地气。

      未来:产值有望突破一亿六千万 

      目前,刘洪林的黑木耳种植规模达100万袋,产值大约能达到1000万元,利润也能实现40%到50%。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地黑木耳,收入是种植普通农作物的10到20倍,而他正在申请专利的360度立体旋转种植技术,让黑木耳垂直分布9层降解袋,使普通地栽黑木耳面积扩大了9倍,加上一年能种3茬,所以刘洪林的黑木耳种植是普通作物亩产值的270倍。

      “周边村镇已经有很多村民前来参观,我们的技术也得到了一些领导和专家的认可。”谈及未来,刘洪林信心满满地说道,3年带动1000多闲散农户共同致富不是问题,到时候产值有望突破一亿六千万元。

      记者 郑文婷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李龙)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