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体育娱乐 >

女演员“烧包门”被斥炒作 艺人为出名秀下限

2012-12-05 09:21 作者:未知 来源:正北方网
近日,一出烧包门在网络流传。一名自称是演员的女性,发图片称用陪睡换来的本该价值千万的奢侈品九成是假货,一气之下付之一炬。不少人在唏嘘娱乐圈阴暗面的同时,也对该烧包门事件提出诸多疑点,指故事太曲折。 进娱乐圈频换男朋友 网友一语双关地将此事称为烧包门,男女主角都是北漂一族。小孙与初恋女友小雪五年前来京工作,因为长得非常像香港女星徐若瑄,刚到北京不久,小雪就进了一家经纪公司当起了演员,随后小雪在剧组副导演

    女演员“烧包门”

     

    女演员“烧包门”

     

    女演员“烧包门”

     

        近日,一出“烧包门”在网络流传。一名自称是演员的女性,发图片称用陪睡换来的本该价值千万的奢侈品九成是假货,一气之下付之一炬。不少人在唏嘘娱乐圈阴暗面的同时,也对该“烧包门”事件提出诸多疑点,指故事太曲折。

        进娱乐圈频换“男朋友”

        网友一语双关地将此事称为“烧包门”,男女主角都是北漂一族。小孙与初恋女友小雪五年前来京工作,因为长得非常像香港女星徐若瑄,刚到北京不久,小雪就进了一家经纪公司当起了演员,随后小雪在剧组副导演的怂恿下绝情地与男友小孙提出分手。为了谋求发展,小雪给副导演当了一个月的“女朋友”,之后便不断换“男友”,而“男友”们总是拿奢侈品换来与小雪短暂的相处,而身处名利圈的小雪看到身边女演员全身珠光宝气,经不起名牌诱惑的小雪一次次迷失自我。

        “初恋男友”一首歌唤回女友

        小雪的事情持续了很长时间,但突然发生了转机。原来,初恋男友小孙知道小雪置身名利圈,提的是动辄数万元的名包、戴的是数十万元名表,不止一次地劝小雪放弃名利过正常的生活,但小雪陷得太深无法自拔。

        “大约十天前,我在网上听到一首由阿里郎组合演唱的名为《戴着面具的女郎》的歌曲,煽情的旋律和句句大实话的歌词,我觉得这首歌似乎就是对小雪的‘浮华’生活的真实写照。然后我就把歌发给她了。”小孙说,小雪的内心被歌词深深触动,加上自己还像以前一样爱着她,在重复听了整整一夜的《戴着面具的女郎》以后,小雪痛改前非,并希望小孙能接受她的悔改。

        奢侈品竟有九成假货

        为了表明决心,小雪决定将这些年男人们送给她的价值近千万元的名包、名表低价卖给奢侈品回收店。没想到,当奢侈品回收店对这些市场价值近千万元的名包、名表进行价值评估时却发现,这些东西中真品很少,高仿假货占9成以上。

        面对这样的结果,小雪非常愤怒,一气之下,小雪让小孙陪着她去郊区将所有假货付之一炬。小孙拍下小雪焚烧假名牌的照片上传到某论坛,引发网友们围观,不到一天时间,这些照片的点击量就达到50000多次,评论也达到700多条。(文中小孙和小雪系化名)

        综合

        “烧包门”炒作疑点三重门

        “烧包门”一出,被娱乐事件锻炼得火眼金睛的网友都认为:“新一轮的炒作开始了。”网上消息传播迅猛却都是未核实阶段,当事人似乎躲在背后未曾现身。这则消息疑团重重,到底谁在主导这场事件导向?

        一重门事件当事人难觅其踪

        在北京郊区发生的“烧包门”,据传来源于一段网络视频,画面中,据称是“女演员”的女主角戴着口罩,烧着所谓“男友们”给的假名牌。网友们纷纷八卦女主角身份,但从视频中找不到任何证明人物身份的有效信息。昨日记者联系多家平面媒体,暂未有记者核实到口罩妹“小雪”的身份。难道又是一场低端炒作?

        二重门演员蔡雪敏躺着也中枪

        昨日有网友爆料,这个酷似徐若瑄的“小雪”,就是演员蔡雪敏,并链接多张性感热辣照片。蔡雪敏的演员身份和昵称“小雪”,乍一听像是找到了“烧包门”的女主角。但百度百科显示,演员蔡雪敏是70后,参与的影视剧大多是香港作品,并非“烧包门”主角的北漂身份。蔡雪敏曾经历婚姻破裂,还有一个孩子,似乎都与“烧包门”信息不符。

        三重门“潜规则”只为奢侈品?

        娱乐圈的潜规则时有曝光,其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得到机会演戏。而“烧包门”中的“小雪”目的似乎与众不同,不为演戏,只为金钱所动,名包、名表就能俘获芳心。网友“非议飞翼”表示:“原来导演喜欢给女友买奢侈品!也不争取演个角色啥的,不符合常理。”而娱乐策划人“湘人李”分析:“据曝光的信息来看有点蹊跷,从照片看,后面似乎是白色奥迪车,从镜头看也是专人专业拍照,肯定是有所策划,戴口罩的方式和着装也符合一般炒作中先抑后扬的做法。”本报记者解晨红

    (责任编辑:周传金)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