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 临沂大众网 > 专题 > 民生座谈会 > 聚焦现场 >

临沂民生档案小院子里农民大乐呵

2012-08-09 19:51 作者:未知 来源:大众网-沂蒙晚报
“你看我现在心情好、身体好、又回到了退休前的状态,这都离不开咱龙泉社区文化大院的功劳!没事看看书、下下棋、活动活动身体,再不就和社区锣鼓队的老朋友们一起敲锣打鼓乐呵乐呵。这些要是放在从前都是不敢想的!”说起文化大院的好处,郯城县郯城镇龙泉社区的崔祥林赞不绝口,脸上乐开了花。

     


     

        “你看我现在心情好、身体好、又回到了退休前的状态,这都离不开咱龙泉社区文化大院的功劳!没事看看书、下下棋、活动活动身体,再不就和社区锣鼓队的老朋友们一起敲锣打鼓乐呵乐呵。这些要是放在从前都是不敢想的!”说起文化大院的好处,郯城县郯城镇龙泉社区的崔祥林赞不绝口,脸上乐开了花。

      崔祥林是社区锣鼓队的成员,用他的话说,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和老哥儿几个一起敲锣打鼓。在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里,他和锣鼓队的伙计们还拉着队伍到处演出了“一圈”,“文化大院就是我们的"基地",在这里大家每天都能见面,练得也很带劲,这样过春节才算热闹。”

      在老崔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龙泉社区文化大院,一排排整齐的室外健身器材映入记者眼帘,“这是在农村吗?”记者一边感叹一边看着满屋的健身器材,多功能健身器、电动跑步机、动感单车、台球桌、乒乓球桌……就在这时,一阵欢快的打镲的声音传来,原来老崔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热手”了。“有了文化大院后,农民的生活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变得丰富多彩了,等天气暖和的时候,我相信这个大院里又会重新热闹起来。”眼看着天气逐渐转暖,崔祥林非常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到那时脱下厚厚的棉袄,他又可以好好活动一番了。

    部门践诺

      提升四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

      2011年,我市累计投入近20亿元,提升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条件。去年我市强化市直文化设施建设,市级“三馆”实现重大突破。2011年5月30日,市图书馆正式开馆运行;9月3日,市博物馆新馆开馆运营,市群众艺术馆新馆也同时举行落成典礼,市级“三馆”都已达到了国家一级馆的建设标准。

      2011年,我市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全市新建村级文化大院1575个,累计建成6051个;新建农家书屋1262个,累计建成4730个。广播电视有线数字“户户通”工程入户率达到76%,开展了广电直播卫星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站点规范化建设达标率65%,完成了公共电子阅览室215个的试点任务,为下一步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农村电影放映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放映,保证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要求,实现放映近86000场次。在强化设施建设的同时,继续开展文化设施管理年活动。各县区不断健全管理制度,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全市共举办文化馆(站)、图书馆业务人员培训班及各专业培训班150多期,培训基层文化骨干3000余人次,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组织各类宣传、教育、培训等活动,使基层文化阵地真正成为了广大群众学习娱乐的主阵地,发家致富的大学堂。

    民生期盼

      文化大院建好更要维护好

      “因为有了农村文化大院,我们农民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一个文化大院,丰富了整村人的文化生活……”家住在临沭县曹庄镇后河口村的曹云华对文化大院建成后的变化感触颇深,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她见证了村里文化大院的成长之路,也在思索着今后的发展方向。

      曹云华发现,农家书屋里的各类书籍更新很慢,秧歌扭来扭去也就那些套路,时间长了,农民们对这些娱乐方式渐渐有些厌倦,起初在文化大院里的那股热闹的“新鲜劲”也就很快过去了。曹云华希望,文化大院建成后,更要在今后如何长久健康的运作下去下工夫,这样才能完全发挥基层文化设施的作用。她建议今后主管部门能加快农家书屋中各类书籍的更新速度,同时县区文化馆加大对文化大院文艺人员的培养,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发掘出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满足农村百姓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代表委员建言

      将文化大院打造成农民的精神家园

      农村文化大院作为村级文化阵地,是城乡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文化、生长文化、传播文化、经营文化的重要载体。政协委员云露认为,正因为农村文化大院有着如此的重要性,所以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不再是数量上的变化,而是应该考虑建成后如何持续发展。她建议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大院公益性文化的作用。

      如何让文化大院真正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云露还建议说,要充分发挥各级艺术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的组织、教育、辅导、培训功能,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辅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帮助创作和排演优秀节目,不断提高文化大院艺术水平。“政府还可整合现有演出资源,建立演出补贴制度,吸引优秀演员、剧目下到基层,让农民欣赏到专业演出的同时,也能间接提高农村文艺爱好者的水平。”云露表示,文化大院里的曲目多了,新鲜了,自然会吸引农民走进大院里来,使文化大院真正成为农民“求知、求富、求乐”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范永恒)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