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观念更加城市化
虽然是从农村来到城市,但在颜士浩和陈长虹身上,我们已经找不到农民工的影子,他们已经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根据日前团市委的《临沂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显示,我市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来自周边县区和地市,占农民工总人数的92.5%。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有明显的差异。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观念较上一代农民工更加积极。调查显示,到城市打工,更多的是为了“感受城市生活”(48.8%)、见世面(12.6%)、寻找发展机会(33.4%)。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当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25.8%的人选择律师事务所,相当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新闻媒体、上网发帖求助等。在城市居住的主要理由是:城市文化生活丰富、社会保障好。大部分人具有正确的婚恋观,对于找对象主要考虑的因素中,人品好、脾气相投分别占45.8%、42.8%,与上一代农民工过多的考虑经济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变。这些数据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关注自身的权益和生活。
同时,对自身身份的认识更为积极和客观。新一代的农民工能够认识到自己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的差异,较为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社会身份。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更多地侧重于“聪明能干”(52.8%)、“有技术”(53%)、“能吃苦”(34.2%)(该题为多选),认为自己与城市居民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社会地位、生活习惯等精神文化层面,认识客观积极,这样的认识也使得他们能够明确努力的方向,缩小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
业余生活仍比较单调
生活在城市,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感染了城市的色彩,但目前,他们的文化生活依然单一,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也相对单调,“冬天窝在宿舍,夏天去广场乘凉”,成为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对休闲时间的归纳。
新生代农民工体验精神文化生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打工单位组织安排,二是个人或小团体自娱自乐。在单位安排的文化生活项目方面,突出反映的问题是单位组织活动项目少,活动吸引力小,新生代农民工对单位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在个人自娱自乐方面,当有闲暇时间时,多数人选择听音乐、看电视(电影)、上网、逛街、打电话、发短信或者手机QQ聊天等,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感觉自己的生活比较单调,有时候不上班也不知道去做什么。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年轻人经常感到“压力比较大”、“生活有些无聊”等。当问及“为什么喜欢上网”,回答多是“放松”、“寂寞”、“孤独”、“无聊”、“发泄心情”等字眼。在选择“工友心情苦闷时,你愿意帮他排解吗?”这个问题时,勉强愿意和不愿意的分别占15.2%和14.8%。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不知道如何排解心理压力,有心理咨询方面的需求。负面情绪得不到科学、有效地缓解,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情绪的及时调整和宣泄,容易加剧负面情绪,造成心理疾病,导致类似富士康的悲剧。
我们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要是城市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地方让我们游玩就更好了。”21日,农民工裴怀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农民工在建设城市作出了贡献,我们该为他们做些什么,让他们的文化精神生活不再只是“冬天窝在宿舍,夏天去广场乘凉”?
首先,逐步完善面向涵盖农民工群体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将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需求作为政府行为来行使,将农民工文化工作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完善面向农民工群体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
其次,动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将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纳入社区规划之中,提高社区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将辖区内的新生代农民工纳入社区日常服务范围,社区图书室、文化站、棋牌室等公益性文化设施要免费向农民工开放,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文化设施的使用权;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农民工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率。
第三,鼓励和引导用工企业重视和开展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企业要将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逐渐增加文化设施方面的投资,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建设一些如棋牌室、乒乓球室、阅览室、篮球场等活动场地,使他们在工作之余有事可做,有场所开展活动。用人单位要注重保证员工节假日的休息时间,保证青年农民工的休息空间,为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提供便利。要注意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服务,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及时疏导和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 (责任编辑: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