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汽车>行业动态

东风联合华为 开展研发无人驾驶汽车

2014年12月02日 09:08:00 作者: 来源:网通社
无人驾驶这项极具前瞻性的汽车科技目前已被全球众多车企列为主要的研发项目之一,国内自主车企如一汽、上汽、广汽、吉利以及比亚迪也都早已进军这个领域。黎峥先生最后向网通社表示:只要自主品牌把质量做好,消费者自然而然的会选择购买更多的自主品牌。

      无人驾驶这项极具前瞻性的汽车科技目前已被全球众多车企列为主要的研发项目之一,国内自主车企如一汽、上汽、广汽、吉利以及比亚迪也都早已进军这个领域。作为中国的第二大汽车企业,东风汽车虽然在此项技术上的研究稍慢于对手,但却另辟蹊径,选择全球第一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近日,东风乘用车公司营销总部市场部部长黎峥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东风和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最终目标是要打造出无人驾驶汽车。”据了解,东风汽车正根据市场的需求,一步步的在向前推进。

      东风汽车不仅拥有军工平台的优势,还有就是从2015年起,神龙集团将逐年给予东风风神一个平台的产品,届时神龙集团的五大平台将陆续推出这种合资自主模式的车型。华为公司的优势在于车载互联技术模块,新产品华为ME909T以其高兼容性、高集成性、高质量和高稳定性将汽车与通信技术完美结合,诸多的优势已被世界级车机厂所认可并接受。东风与华为的“跨界”合作可谓是强强联合。

      东风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将会以“三步走”的形式开展,第一步是华为为东风开发WindLink产品,已经运用于东风风神AX7上的9英寸触摸屏就是双方共同合作的首款车型。第二步是双方共同在车辆方面规划未来合作产品,实现车辆互联的智能化。而第三步,也就是最终要打造出无人驾驶汽车的目标。

      两家公司的分工也十分明确,东风汽车主要侧重于产品的集成与应用,华为公司则偏向于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在遇到具体项目开发的时候,双方为求同步,将共同制定计划,指定项目人员。不过,对于何时才能真正的实现无人驾驶,黎峥先生给与了如下答复:从技术本身来讲,问题并不大。不过要想真正的实现,关键就在于所有的车辆都需要具有此项功能。

      相比于其他国内自主车企与国内的科研所或是海外车企及外国研究所的合作形式不同,东风汽车与华为公司的战略合作可谓是开创先河,毕竟华为公司是一家与汽车行业关系没那么紧凑的IT公司。不过,据有关人士透露,东风和华为具有高度的互补优势,东风与华为的牵手就是选择信赖与未来。而两家公司合作的成果则会率先用到东风风神旗下车型。至此,国内各大自主品牌将在汽车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全面开花。

      东风汽车已在今年发布了两款战略车型,从明年开始,还将每年投放两款全新车型。而与华为的战略合作不仅可以丰富旗下产品线,带来更多具有独特互联网特色的产品,同时也将在技术上、质量上缩小与合资、甚至独资品牌的差距。黎峥先生最后向网通社表示:只要自主品牌把质量做好,消费者自然而然的会选择购买更多的自主品牌。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张婷婷)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汽车资讯:0539-3100789-8002 汽车邮箱:405997570@qq.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