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刊发了一篇关于就业问题的文章,指出目前中国就业出现的新问题主要有:农民工找工作容易,大学生就业难;青年人就业容易,中年人就业难;东部大城市找工作容易,中西部小城镇难等。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昨日当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通过对川东北各城市的大学生、农民工就业情况调查发现,大学生毕业迈出校门,进入社会,从学生到职业人士的转变的确存在一定“难”度,并非让所有大学生毕业生都为此感到束手无策。而在川东北各工地、各服务行业、用工企业的需求量虽大,但普通技术工人要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也并非易事。
“学霸”华丽转身白领
学业有成助推事业有成
已是达州一家私营企业主的张浩,2009年毕业于四川文理学院,在和记者谈起就业问题时,他显得格外轻松自如。在张浩看来,人,就应该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读书的时候就应该好好读书,不要过多地被社会上的各种忧虑和悲观言论吓倒。“你得知道,你首先要把知识学好、学精、并融入贯通,社会才会给你展示平台。如果你总是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而在学习中又不努力,你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完全没有达到用得上的水平,那能么能埋怨不好找工作呢?社会是公平的,不是不好找工作,而是你不好找工作。”
张浩回忆,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就没有担心过毕业后找工作的问题,他相信自己在学习上的努力一定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带着学识走出校门,稳健地踏入社会。张浩回忆说:“我读大学的时候成绩算不上最好,但学校的最高奖学金我一直拿着的。我并不是书呆子,我也常参加社会实践,做兼职的工作,还担任学生会干部,并且在大学生活中也谈恋爱。”
在张浩看来,信心和努力,沮丧和放任,怎么选择完全取决于自己,路在自己脚下,而并非完全取决于客观原因。
而对于今年26岁的杨毅来说,他前不入刚辞去了在达州某大型企业的管理岗位工作,随后自己注册了一家有机食品销售公司,准备以网店加实体店铺的营销方式拓展自己的创业“版图”。杨毅笑称,创业对于自己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自己又要投入全部的精力来专研这门新课程了,让自己在“老板”的岗位上成功“就业”。
“屌丝”逆袭成为销冠
不懈努力和能力很重要
在南充一家汽车4S店,已担任销售经理的刘威是西华师范大学2011届毕业生。说起自己的就业路程,他有些感慨。刘威认为起点不重要,专业也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自己平日的不懈努力和工作能力的日积月累。
刘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风趣,他说自己从小到都属于那种“什么都平平常常”的学生。大学毕业时,优秀的同学们都去考公务员、进大型的企业、事业单位了,很多成绩不好的同学在父母的帮助下也开始了创业。而自己做为一名外地人,在就业中很难“拼”过南充本地应聘者。但自己进了这家4S店后,人事部门觉得他比较踏实,沟通能力也还行,所以便让刘威在入职后的第二年开始了销售工作。
“进入社会才晓得,自己必须得养活自己。要买房,要为以后的生活打基础,对于我这个‘屌丝’来说,要实现这些必须非常努力地工作才行。从实习期开始,我就每天去了熟悉一款所销售车型的产品知识,并且在当周把这款车的主要竞品的情况熟记在心。在内训师的指导下,我很快就能独立接待客户了,后来我又学会了驾驶,能够带给客户比较好的试乘试驾体验,业绩就提升得更快了。”刘威款款而谈。
“小刘平时工作很努力,他善于‘盯死’客户,在去年做到了我们这里的销售冠军。今年初,原来的销售经理调任,他就成了我们的销售经理。”刘威的同事廖萍满是佩服地向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