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 临沂大众网 > 临沂旅游频道 > 旅游视点 >

山东两地开发“西门庆”旅游项目追踪

2011-12-30 15:26 作者:赵仁伟、王海鹰、 来源:齐鲁热线网
最近,山东临清市推出“金瓶梅文化旅游区”招商项目,“西门庆院落”是重点内容之一。山东阳谷县即将向游人开放的狮子楼旅游城扩建工程中,“西门庆府院”也成为一大看点。山东两地以“西门庆”为招牌开发文化旅游项目的做法,使一直高热不退的名人故里之争再度升级,引发公众对文化旅游“低俗”之风的担忧。

         最近,山东临清市推出“金瓶梅文化旅游区”招商项目,“西门庆院落”是重点内容之一。山东阳谷县即将向游人开放的狮子楼旅游城扩建工程中,“西门庆府院”也成为一大看点。山东两地以“西门庆”为招牌开发文化旅游项目的做法,使一直高热不退的名人故里之争再度升级,引发公众对文化旅游“低俗”之风的担忧。

     

        “西门庆”成为旅游招牌 历史文化开发“变味”

     

        记者4日下午来到阳谷县城,在狮子楼旅游城“王氏茶坊”内堂看到,正中摆着一张旧式大床,左侧木桌旁为“西门庆”与“潘金莲”幽会的塑像,右侧衣架上搭着十几件古装衣物。店铺负责人说,游客可以租借古装,扮作西门庆、潘金莲拍照。

     

        据了解,占地30亩的狮子楼旅游城,分水浒故事游览区、民俗文化游览区和金瓶梅故事游览区,再现了《水浒传》《金瓶梅》故事部分场景。正施工的狮子楼旅游城二期项目,主要是西门庆几房妻妾的住所等,将于5月下旬向游客开放。一名施工人员说,开放后的二期项目将请专人扮演《金瓶梅》中各色人物,游客可以参与其中,扮演西门庆,体验一把“人间极乐”。

     

        在距离阳谷县约80公里的临清市,也在谋划“金瓶梅”旅游。在临清政务网上,记者看到一份今年4月15日公布的“金瓶梅文化旅游区项目简介”,正公开招商引资。其中表示:“临清是文学名著《金瓶梅》主要故事背景地,《金瓶梅》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垄断性,具有开发《金瓶梅》文化的最好条件。”该旅游区项目投资概算约3亿元,将建设西门庆院落、王婆茶馆、武大郎炊饼铺等,并恢复原有老字号和娱乐场所。

     

        对于“西门庆”成为旅游招牌,当地部分群众表示愤慨。阳谷县一位三轮摩的师傅感叹说:“现在吃得好了,喝得好了,但一些人的心却孬了。打着旅游开发的幌子,净弄些不三不四的东西,怎么叫孩子去看?”

     

        根据地方政府规划,临清市“金瓶梅文化旅游区”项目选址在老城区福德街。对此,福德街宋姓居民对记者说:“景点附近就是学校,搞这种乌烟瘴气的项目还不把孩子们带坏了?”

     

        针对外界的批评和质疑,阳谷县旅游局副局长徐保章对记者说:“我们打的是水浒牌,不是金瓶梅牌,跟临清不存在竞争。”但记者查阅《阳谷县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做大做强《水浒传》《金瓶梅》历史巨著利用文章。”

     

        据了解,除了山东两地外,安徽黄山市徽州区有关单位也曾打过“西门庆”的旅游招牌。2006年,旅游企业一度在徽州区西溪南村打出“金瓶梅遗址公园”旗号,引起轩然大波,后被当地政府叫停。

     

        “三大怪象”愈演愈烈 文化旅游亟待规范

     

        在政策鼓励下,我国旅游文化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但一些地方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中暴露出诸多“怪象”。

     

        怪象一:为吸引眼球,争打“低俗牌”。去年5月,重庆一处“性主题公园”因张贴裸体人像、壁画等被责令拆除,业主单位向市民公开道歉。此外,湖南一家企业将“屈原”注册为猪饲料商品、山东一个景区建设“奸臣纪念馆”等不严肃的行为,均受到舆论的批评。

     

        “西门庆和潘金莲这样的文学人物形象,是从人们厌恶的社会群体现象中提炼加工而成的。”北京交通大学文化教育中心主任颜吾芟教授说,通过打造文学人物为地方造福,许多国家都有,但通过打造西门庆这种遭鞭挞的文学人物来提升地方形象,发展旅游经济,世界罕见,是不可取的。

     

        怪象二:向历史“套近乎”,给本地“争名人”。去年,湖北安陆、四川江油为争夺“李白故里”,闹得沸沸扬扬。今年,为争夺“赵云故里”,河北正定县、临城县同样争得不可开交。算上以前的曹雪芹、西施、老子、墨子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之争,甚至牛郎织女、梁祝等传说故事发生地之争,形形色色的“争名人”现象俨然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界的闹剧。

     

        怪象三:“人造景”贪大求洋,“真遗产”遭受冷落。一方面任由历史文化遗产破落衰败,一方面却热衷于大兴土木建人造旅游景观,搞“面子工程”,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屡屡发生。在争夺“赵云故里”的河北正定县,一处重点历史文物竟被开发成餐厅。人口不足13万人的陕西凤县,曾规划投入6.5亿元开发五大景区建设5个公园,并在县城周边山体上设置2700余盏灯以打造“月光之城”,遭遇公众质疑。当地不少居民认为,县政府更应该投资开发本地丰富的民间歌曲、民间故事等文化资源。

     

     引入监督问责机制 杜绝“争文化”变“争政绩”

     

        当前旅游文化产业中出现的诸多“怪象”,表面上是在“争文化”,实质上是在“争形象”“争利益”“争政绩”,反映出盲目发展地方经济、提升地方形象的躁动心态,背后折射的是一种畸形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文化旅游开发应该有道德准入原则。”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何佳梅指出,文化旅游业为群众提供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基本底线,社会效果是第一位的。开发文化旅游项目时,政府部门有必要在规划和立项等环节,对“社会道德和精神层面的内容”进行审核。

     

       “以开发《金瓶梅》旅游项目为例,应以塑造书中主要反映的市井文化、侠义文化、美食文化、风土民俗为主。”何佳梅教授说,如果拿低俗、色情等枝节、低级的东西当卖点,“那就纯粹是为挣钱而挣钱了”。

     

        针对混乱的“名人故里之争”,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马晓龙表示,花样繁多的“名人故里”争夺大战,消耗大量行政资源和精力,政府部门对此不能听之任之。

     

        有关专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规定,探索实行相关认定批准制度,以从源头上解决历史名人之争。

     

        “治理文化旅游开发之乱,急需建立科学决策和监督问责机制。”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马广海等专家说,文化旅游开发有别于一般招商投资项目,启动时必须专家论证、科学规划,严防变成政府领导的“拍脑袋”工程。同时,在形成开发方案后,应引入群众监督机制,通过公示、听证等方式征求当地居民意见,接受社会监督,防止旅游文化项目成为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和“垃圾工程”。

     

     

     

     

    (责任编辑:江志宇)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旅游资讯:0539-3100789-8015 旅游邮箱:lydzwly@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