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
一、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薄弱。县区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增收渠道不多,乡镇财力较薄弱,农民增收缓慢;工业相对落后,缺少龙头大企业。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基础设施投资比例不平衡,乡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绝大部分村镇没有排水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村庄规划滞后,环境保护机制相对落后。原来村庄规划不够科学,缺乏长期性、整体性,显得零乱,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存在重发展轻环保意识,导致环保工作落后。
(三)农民的思想素质有待于提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但农民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农民对生态文明村建设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观、望”思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生态文明村建设整体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村建设各方面不够协调一致,还需进一步统筹规划,齐头并上,提高总体水平。
二、搞好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建议
(一)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首要改善人居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键全机制、稳步推进。建设部门要引导推广适用的新技术,加强对农房建设的指导和管理。要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整治村容村貌。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个渐进的过程,一切要以生产发展为本,以农民持续增收为基础,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走低成本、低资源消耗、不加重农民负担、以农民为主的村镇整治路子,为生态文明村建设全面进步服务。
(二)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现在,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于整体建设的现象,道路不畅通,没有排水设施,没有科技文化场所和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村建设要切实按照建设规划坚持以加快村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作为重点、政府投入为主、农民积极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原则,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根据村镇原有基础设施的特点,突出不同村镇的不同特色,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一步到位的原则,科学规划、分步建设、逐步完善。其次,要高标准改造并完善村镇供水、排水、电力、电信、交通、农贸市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保、消防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乡镇的龙头带动作用。第三,要建立制度、完善机制,积极寻求并探索重点中心村镇生态环境、交通秩序、社会治安、镇容镇貌等方面的综合治理的新途径、新举措,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新格局。
(三)齐心聚力,动员各方参与创建
一是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建设。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挑选群众热情高,各方面工作基础较好的行政村作为示范点。在创建实践中,要精心做好规划方案,确定建设规模,制订分步实施建设计划和大概资金预算,召开村民大会,给大家讲明当前的形势、政策、做法、要求和建设好生态文明村给群众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的好处,并把建设蓝图和资金来源方案交给群众讨论。通过示范村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宣传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带动其他行政村的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二是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帮建。充分利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力量与行政村结对帮扶政策,实行结对帮扶创建生态文明村,给每个村确定一个帮扶单位,签订帮扶合同,落实责任制,确保兑现承诺,真帮真扶。
(四)增强科技支撑作用
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环保关键和适用技术。围绕农业面源污染形成和消除机理、污染土壤修复、水体自然生态修复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农村改厕、改水工程进度,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有效防治农村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加大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建设生态文明村的重要意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举办创建村干部群众培训班,使他们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明确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原则、方法,并组织实地参观示范点,让他们亲身感受改水改厕、人畜分离和整治“脏乱差”带来的好处,真正实现由“要我建”向“我要建”的转变。(wq)
(责任编辑: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