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专题 > 临沂十年 > 治安防控 >

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2012-11-06 15:58 作者:肖楠 来源:本网原创
2006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以创建“平安和谐临沂”为目标,以基层基础建设和“三项建设”为载体,不断深化警务改革,强化队伍管理,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第十一届全运会、国庆60周年、书圣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有力维护了我市社会治安平稳,为建设大美临沂、平安临沂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众网临沂讯(记者 李龙 通讯员 肖楠)2006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以创建“平安和谐临沂”为目标,以基层基础建设和“三项建设”为载体,不断深化警务改革,强化队伍管理,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第十一届全运会、国庆60周年、书圣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有力维护了我市社会治安平稳,为建设大美临沂、平安临沂做出了积极贡献。市公安局先后荣膺“全国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严打整治先进单位、全省治安防控工作优秀市级公安局、全省追逃工作优秀单位、“全省执法公正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多项业务工作连年保持全省领先,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
    一、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把维护社会稳定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始终把打击破案作为公安主业,牢固树立对违法犯罪“零容忍”的理念,破大案、抓小案、攻要案,保持了刑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积极组织开展“打黑除恶”、“侦破命案”、“反拐”、集中打击侵财犯罪、平安全运百日攻坚等一系列专项斗争、破案会战,以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为重点,对现行犯罪实施集约打击,适时开展集中打击、专项行动,保持了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2006年来,全市破案绝对数、人均破案数及逮捕疑犯数多年保持全省前三位。市公安局被评为“全省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先进集体”,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全市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6002起,涉案价值42.75亿余元,挽回经济损失4.6万元,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984名。依法查处了一大批黄毒赌犯罪案件,净化了社会环境。
    二、深化基层基础建设,牢固夯实公安工作根基。
        坚持警力下沉,重心下移,保障下倾,基层装备明显改观,基层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工作水平明显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明显提升。
        (一)基层实力不断壮大。充实基层警力,加强基层一线。“三基”工程建设以来,先后下沉警力504名,全市基层一线警力占比达到92.12%;派出所警力占到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的45.22%;建设警务室862处,派驻民警1095名,警务室警力占到派出所总警力的71.76%。大力加强警用装备建设,新增警车884台、微机2429台,为基层民警增配录音、摄像、测谎等侦查设备,添置了现场勘查车、DNA测序仪、显微镜等一大批仪器设备和头盔、盾牌等防护设备,基层所队的硬件建设和装备保障得到了明显改观。全市共新建、改建基层所队881处,新建监管场所5处,各县区全部建成二级以上标准的县级民警训练基地,走在全省前列。投资近亿元的市看守所投入使用,警犬训练基地、公安学校等一批基建项目正在着手建设中。全市14个分县局全部落实了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市区5个分局的公用经费全部实现由市级财政拨付,有效缓解了基层经费紧张问题。
        (二)社区警务凸显实效。积极落实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积极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建成警务室862个,配备民警1156人,保安队员2000余人,真正把警力深入到农村、深入到社区,近距离打击犯罪,零距离服务群众。以“十有”为标准,实现了警务室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避免了标准不一、重复建设等问题。将乡镇工作区人员、村居治保人员纳入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确保警务室开得了门、见得到人、办得了事。积极拓展警务室工作职责,在充分履行警务室民警五项职责的基础上,将消防工作纳入警务室工作之中,建立了集宣传、服务、监督于一体的新型农村消防工作机制,经验做法被全国农村消防工作会议推广。将警务室工作纳入综合治理考核,建立“党政领导、群众参与、管理统一、保障有力”的新型警务工作机制,推行相邻警务室联勤工作模式,建立警务议事会、警民议事例会、警民恳谈会等工作制度,以群众见警率、情况熟悉率、辖区发案率和群众满意率作为主要内容,以群众评议、实地检查、绩效结合为主要形式,实施科学考核评估,并将考核结果与警务室民警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直接挂钩,推动了警务工作的长效发展。
        (三)治安防控能力明显提升。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创新警务运行模式,社会治安防控效能不断提升。2006、2007、2008、2009年,全市刑事发案分别同比下降4.21%、5.2%、0.08%、0.95%,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一是加强公安指挥中心建设。将公安指挥中心建设和运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全省率先实现“三台合一”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整合指挥资源,提高指挥效能,建成集监控、调度、指挥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指挥平台,开通了短信报警,实现了网上派警,提高了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市局建设了城区路灯杆辅助报警定位标识系统,对城区近2万根路灯杆进行统一编号,并将编号信息、位置信息录入到市局110报警服务台电子地图上,实现了报警地点的准确定位,有效提高了处警效率。市局110报警服务台开通了英语接警服务,方便了外国人报警求助。坚持“五分钟工程”不动摇,市区出警5分钟内到达,农村地区尽快到达。二是实施分级预布警巡防机制。在坚持流动110、错时工作制、弹性工作制,不断深化城乡巡防的基础上,着力推行辖区治安分级预布警建设,强化信息研判,建立警情等级和巡防模式相对应的巡防机制。建立和完善了打击现行犯罪行动队,对现行违法犯罪实行集约化打击。根据预警等级,启动巡防级别,调整打防控重点和警力部署,做到科学布警、合理用警、准确防范,实现了用警科学化和打防高效化。三是构建立体巡防格局。整合社会防控资源,创新“三线布警”模式,完善以110为龙头,以警务工作站卡“点”,巡警巡“线”,派出所管“块”,技防控“面”的立体防控格局,不断提高社会防控能力,工作经验被公安部肯定推广。截至目前,全市依托公路收费站,共建成警务工作站23处。四是落实群防群治措施。依靠党委政府,指导各村居进一步加强治保队伍建设,全市7800多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治保会,组建了约5万人的专兼职治保队伍。引导群众自发组织起来,通过组建平安协会等方式,采用每户一人、轮流值班等办法,开展看楼守院、邻里守望、联户联防等活动,动员9万余名群众参与治安防范,有效弥补了专职防范力量的不足,堵塞了防范漏洞。实施“平安创建村村通”三项工程:一是一户一防的细胞工程,在每个农户安装价格低、功能强的断电报警器,重点解决大牲畜、农机具被盗突出的问题;二是十户联防的单元工程,以十户左右的居民为一个治安互助组,安装联防报警器,一家报警、各家支援;三是村村通系统工程,全市80%以上的农村实现了依托移动通信网,用手机、电话远程遥控村居高音喇叭,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维护治安,围堵查缉犯罪嫌疑人。
    三、深入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安定社会环境。
        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及“三个最大限度”的总要求,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把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作为察民情、解民忧、护民权的民心工程,大力推行“民生信访”,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年来,我市去省进京上访连年稳中有降,中央政法委交办的重点案件全部息访,全市公安信访形势比较平稳。
        (一)坚持开门接访制度。完善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领导公开接访制度,每个月市局领导固定2天、县局领导固定4天,由局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轮流到信访部门接待群众来访,县级公安机关一把手每月至少接访一次。2006年以来,市、县公安机关局领导共接待受理信访案件7017起,接待来访群众8000余人次,办结率达100%,结案息访率达95%。市局不定期对各分县局局长接访情况进行明查暗访,接访情况逐月通报,推动了局领导接访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二)实行信访工作前移。各派出所普遍设立了信访室和信访员,确立了“抓初访、抓源头”的信访工作新思路,把信访工作引入到基层派出所,着力从源头上解决信访案件,实现了“四个到位”:一是思想重视到位。把派出所信访工作作为检验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晴雨表、反光镜和试金石,进一步提高了派出所民警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组织设置到位。把信访工作纳入派出所日常业务,实行专人接访,变“救火”为“防火”,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及时掌握各类不稳定苗头,做到有的放矢,超前处置,从根源上减少上访案件。三是职责落实到位。按照“归口办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将接访、查处、解决、息访、稳控的责任落实到派出所,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信访问题。四是考核奖惩到位。将派出所信访工作绩效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派出所队伍管理和执法质量考评体系,作为评先创优、表彰奖励的重要指标。
        (三)全力化解矛盾纠纷。集中开展了“解决问题促和谐,化解矛盾送温暖”、重信重访专项治理、结案不息访和非正常上访专项治理等一系列专项活动,对未办结和结案未息访的信访案件,采取领导包案、集中会诊、警种联动、带案下访、春节期间拜年回访等多种形式,加大信访案件查办力度,推动信访案件查结息诉进程,解决了一批疑难信访案件,化解了一批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一是畅通信访渠道,倾听民声、掌握民情。组织各部门、各警种采取公开征求意见、个别走访座谈、内线摸排掌握等方式,对辖区、系统内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开展全面摸排,特别是对近年来五类来市去省进京到部上访问题进行深入、细致排查。通过局领导公开接访和带案下访等形式,全面掌握问题的焦点和难点,为尽快查结案件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回应群众诉求,解答民意、服务民众。改变单纯依靠对信访人上门稳控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变封闭为公开,采取邀请律师、检法机关介入、公开听证等方式解决信访问题。坚持以法律宣传和政策教育为主要手段,信访人诉求合理的,积极引导,迅速办理,维护群众正当权益;信访人诉求不合理的,讲究策略,耐心解释,认真教育,促使转变态度,彻底息诉。三是严格公正执法,捍卫法律、维护民权。坚持不逃避过失、不掩盖问题、不推卸责任,对因民警态度不好、工作不力等引发的信访问题,向当事人正式承认错误,求得谅解,迅速纠正,弥补过失;因民警不作为、徇私舞弊等引发的,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依法迅速办理。对轻伤害处理、鉴定异议等引发的信访问题,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迅速消除群众误解,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意愿。四是为民排忧解难,保障民生、促进和谐。对属于“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民生问题,特别是身体残疾或家庭生活来源短缺的特困信访群众,积极协调民政等部门给予解决,使信访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注重从心理和精神上关怀信访群众,通过上门回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增强与群众的交流和沟通,提高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亲近感。
    四、优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把公安工作放在“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上来谋划,大力加强治安行政管理,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一)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实施“金盾惠商”工程,不断改革和加强各项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水平,该管的坚决管好,该放的坚决放开,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户口一元化”管理,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简化办理手续,逐步实行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制度。实行了公民按需申领护照,小型机动车自主选号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开通了“局长热线”电话,积极参与“行风热线”节目,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方便了群众监督,密切了警民关系,受到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好评。对大型宾馆、高档娱乐场所,做到四个告知:即告知相关法律规定、告知公安依法检查职能、告知违反后处罚措施、告知监督控告权利,增强其依法经营的自觉性。需要进行检查的,实行“属地管理、持证检查”,明确检查人员资格,明确检查内容,有效杜绝了多警种、跨辖区滥检乱查。
        (二)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制定出台了促进和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20条意见,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继推出消防受理一次性告知、消防代理服务、消防监督工作双向承诺制度、公民出国(境)网上申请、汽车销售商代办车辆注册登记业务、开通高考学生办证直通车等便民利民惠民新举措,有力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改进管理方式,在涉外单位积极推广安装应用“境e通”,实现了临住手续和签证预约业务自助办理,提高了办事效率。深化户籍改革,放宽企业集体户设立条件,灵活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落户政策,方便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效解决了失业、下岗、待业人员落户难题。依托互联网,研发建设了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临沂公安服务在线”,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在网上申办车辆登记、牌证申领、户口迁移、身份证办理、出入境证照申请、消防建审等95项公安业务工作。
        (三)严格治安安全管理。开展了“平安畅通县区”创建、预防交通事故百日竞赛活动,以及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重大恶性交通事故发生。开展了“易燃易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消防产品”、“板材加工”等一系列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及时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消防行政许可工作中,坚持时间服从质量,谁审批、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严格责任落实,从严审核、从严把关。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检查整治,落实隐患跟踪整改措施,有效预防和遏制了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持续开展了打击非法制贩烟花爆竹、公共场所治理整顿专项行动,消除了一批安全生产隐患。近年来,全市交通、火灾事故各项指标逐年下降,治安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五、大力推进信息警务,科技强警成效日益显现。
        近几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围绕着力构建以信息化应用为支撑、以情报信息研判为主要内容、以服务警务决策为目标的工作平台和体系,进一步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加大投入,重点加强了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坚持大项目争取党委政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政府信息工程,小项目集约内部建设资金,实施专项投入、重点攻坚、单个突破、累进发展。先后投入资金达1.44亿元,用于网络升级改造、系统建设开发、设备更新维护等信息化基础建设。全市百名民警平均拥有计算机136台;市局至各分县局的数据网全部扩容至千兆,四级网接入率达到100%,带宽均达到百兆。完成数据、语音、图像传输的“三网合一”改造,实现了对基层所队的全覆盖。在各县、区建设分基站11个,信道机67个,覆盖全市9县5区。县级刑事科学技术室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市、县(区)指纹远程工作站全部建成使用,行动技术“两化”建设顺利通过全国二级达标。市局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金盾工程”先进单位。
        (三)动态防控系统威力显现。整合动态监控视频资源,启动实施“天网工程”,打造“环临沂防控圈”,投资2100余万元,建成治安、交警、刑侦等部门高度共享的环临沂、环城区治安卡口系统,形成两道防线。目前,共建设治安卡口247个,视频监控728处,其中标清监控583处。通过对进出我市及途经市区所有路口的机动车实施“一闪一拍一录”,实现了对全市道路动态的实时监视、清晰记录以及违法行为的自动报警、快速响应和联网布控。同时,依托该卡口系统,融合可视指挥调度、县区自建监控平台和电信运营商搭建的宽世界动态监控系统等视频资源及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110警情的实时关联、综合比对。市公安局被省厅确定为全省科技强警示范点。
    六、筑牢执法为民思想,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发展。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目标,立足公安工作实际,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民生抓热点。针对现行侵财犯罪案件高发、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现状,把打击的着力点放在“两抢一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上,以打开路,重拳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2006年以来,全市共破获“两抢一盗”案件157040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443名。针对盗窃、破坏城市公共设施犯罪案件居高不下,损坏城市形象、影响居民生活的现状,各警种、各单位按照职能分工,积极配合,协同作战,打防并举,整体联动,做到严查、严管、严控、严防不放松,有效遏制了案件高发的势头。
        (二)为民解忧办实事。根据公安部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的部署,我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万件好事惠百姓”活动,共走访企业11806家,其中困难企业1265家;走访群众146642人,其中城镇事业下岗和低收入困难群众16557人,农村贫困群众36354人,鳏寡孤独老人9261人。走访中,民警向困难群众赠送慰问金120余万元,赠送物品价值160余万元,向企业、群众送信息123310条,送安全卡102560张,收集信息线索12818条,收集意见建议11613条,排查安全隐患5734个,整改5199个,化解矛盾纠纷6844个,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体察民情听民声。坚持和完善“大走访”长效机制,公安民警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单位、群众家庭,走访调查,掌握社会动态,解决不安定因素;各派出所、警务室定期举行警民恳谈会、警民议事会,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对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的不稳定动态,加强预警,主动工作,千方百计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派出所、交警队等基层单位全面设立调解室,坚持多用调解的办法化解矛盾,努力确保矛盾不上交、不激化。开通短信评警系统,自动提取报警人和户口业务办理人的手机号码,发送回访短信息,征询当事人对警务工作是否满意。对不满意的,单位负责人登门回访,查找根源,落实整改,跟踪督办。
        (四)警民互动促和谐。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看护孤寡老人、挽救失足青少年、帮扶困难企业等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送党和政府的温暖。“警营开放日”、“警察进校园”、“民警与群众劳动换位体验”等活动,搭建起警民互动平台。在互联网建立警民联系QQ群,及时发布治安预警信息,征求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意见和建议。开展“我喜爱的110民警评选”活动,促进警民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把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作为促进警民和谐的重要渠道,主动邀请新闻媒体记者深入公安一线,随警采访,今年以来,中央以及省市媒体多次报道我市公安工作。
        (五)苦练内功强素质。加强全市公安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任用了一批优秀干部,增强了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坚持以制治警,出台实施了函询、督办、告诫和连带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起队伍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大讨论”、“大练兵”和“双述双评”活动,全面落实“四个坚决”,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加强内务管理和公安行风建设,建设和谐警营,提升了队伍正规化水平和现实战斗力。结合开展“百十一”苦练基本功活动,重点加强对民警的法制教育培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广大民警的法律素质。2006年来,全市共有272个集体和987名民警光荣立功,4名民警被评为全国英模,95名民警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12名公安民警英勇牺牲。

    (责任编辑:李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