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 临沂大众网 > 专题 > 保障改善民生 共筑幸福临沂 > 民生焦点 >

两年内抓好二十件民生实事(3)

2011-11-15 08:30 作者:文美 车明军 付茜 来源:大众网—沂蒙晚报
6.每镇一个行政服务便民中心 实事:加强城乡便民服务,积极构建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行政服务、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全市每个乡镇建成行政服务便民

    6.每镇一个行政服务便民中心 

      实事:加强城乡便民服务,积极构建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行政服务、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全市每个乡镇建成行政服务便民中心。2011年完成惠民早餐公司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二期工程建设;2012年全市新增早餐亭200个、总数达到800个。继续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和农户科学储粮工程,2012年新增放心粮油店100个、农户科学储粮仓5万个。到2013年,中心城区新建、改造农贸市场30处,经营摊点规范化管理达标率80%以上。 

      进展:目前我市正在加强和规范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市级大厅为龙头、县区大厅为骨干、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基础的行政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其中各乡镇都将按照“统一规范、整合资源、就近服务”的原则,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将社会保障、综治信访、农业生产、人居建房、计生服务、合作医疗、民政救济等事项,纳入中心集中办理。 

      目前,临沂惠民早餐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已经顺利完工,工程建设无菌化生产车间10000余平方米,配备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冷藏速冻仓储设备以及快捷方便、覆盖面广的冷链运输体系。二期工程投入运营后,预计可同时承载运营网点1000个以上,网点覆盖全市各县区,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

      7.明年新建万套经济房 

      实事:2011年,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08万套、公共租赁住房3800套、廉租住房700套,改造棚户区1.07万户,新建农房11.4万户,改造危房2.5万户。2012年,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万套、公共租赁住房3000套、廉租住房700套,改造棚户区1.1万户。 

      进展:近年来,我市用来贴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小区物业管理运营费用高达3900余万元。我市经济适用房价格比同区位普通商品住房价格每平方米低800元左右,达到了“保障住房的价格,商品房的品质”的要求。对列入今明年建设计划的项目,正逐个进行检查督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计划加快建设进度,年底前连同转项目竣工率要达到60%。十二五末,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城镇总人口的20%。 

      2009年以来,全市新建农村住房已达37.1万户,改造农村危房6.5万户。其中今年新建农房12.4万户,危房改造2.55万户,均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8.北城明年迎来入住高峰 

      实事:2012年,完善北城新区一期配套服务设施,商业网点、社区服务中心、医院、中小学及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小区入住率达到80%以上。 

      进展:记者从北城新区建设指挥部了解到,目前北城新区一期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完善了水、电、暖、气配套设施,保证了居民入住的前提条件。重点打造沂蒙路、柳青河两条商业带,以恒大华府、万和中央广场为代表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已开工建设,满足群众购物休闲需要。为了确保社区居民从农民变市民后,共享城市建设成果,北城新区加强医疗配套设施的建设,新建北城医院,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教育配套方面,北城新区现已启用中小学14所,另有3所正在建设中。同时为保证北城每一个社区都有一所幼儿园,新区规划建设46所幼儿园,目前已有8所投入使用。配套设施的完善也将吸引更多的市民入住新区,预计2012年,北城新区将迎来入住高峰。 

      9.明年新增供暖面积500万平方米 

      实事:加快供暖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改步伐,确保临沂中心城区2011年新增供暖面积380万平方米,2012年,新增供暖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 

      进展:为了应对供热紧张局面,尽最大能力扩大供热面积,今年我市各供热公司均制定了挖潜和节能技术方案,其中蓝天热力公司通过提高发电机组汽轮机抽汽能力和更换大功率进口汽水换热器,本采暖季将新增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恒源热力公司通过改造供热首站,增加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华盛江泉热电公司优化管网,增加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全市共计新增380万平方米,使临沂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550万平方米。 

      同时我市还将建设区域环保节能锅炉,在商城管委会区域建设2台70MW区域节能环保锅炉,预计新增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同时督促协调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2×350MW热电联产扩建工程建设,力争明年先投入运行一台机组,预计明年新增供暖面积将超过500万平方米。 

      10.多方式解决交通拥堵 

      实事:开工建设临沂城四河交汇口河底隧道,力争2012年年底建成通车。2012年,打通兰山路、考棚街、中丘路(下穿铁路);打造205国道示范工程,全面改造沂台路、东红路、莒界路、新枣路、薛馆路、平滕路、博沂路共670公里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新增城区公共停车泊位9000个、国有公交车100辆,改造农村公路1500公里,完成机场扩建二期工程。2013年,实现环城快速路全线贯通。 

      进展:面对城市交通拥堵的顽疾,我市一直在积极探索各种方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临沂城四河交汇口河底隧道,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等工作,计划近期开工建设。兰山路、考棚街、中丘路三条断头路的打通工作已列入计划,其中中丘路下穿荷兖日复线立交桥新建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2400万元,正在进行浇筑灌注桩。通过挖掘适宜停车路段的潜力,动员沿街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公共停车场等方式,2012年,我市将广开渠道新增9000个车位,缓解停车难现象。 

      记者从市公交公司了解到,我市近期将邀请专家,开展临沂市公交线路规划的制定工作并根据规划,对全市公交线路进行大范围调整,同时加快公交国有化进度,2012年我市计划新增国有公交车100辆,全市国有公交车总数将达到985辆,进一步增强对空白区域的覆盖能力。

      11.29条河流恢复鱼类生长 

      实事:清理整治城区非法排污口,改造王庄路、解放路西段雨污管网,加快大学城片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保障提升中心城区水环境质量,水质稳定达到Ш类以上。2012年,全市新扩建污水处理厂1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8.15万吨/日。加大涉铅等重金属企业整治力度,确保省控9条河流消除劣Ⅴ类水体,市控29条重点河流恢复鱼类生长。 

      进展:我市已经全面排查进入沂河、祊河、小涑河、柳青河、陷泥河、青龙河河道的污水口、雨水口、雨污闸;排查沿河不达标排放的企业、工业区、商业区、文化教育区、生活区,村居、水产区、养殖区等,加强城区水污染防治。 

      市环保局局长段卫东表示,要加快改善城乡空气质量,2012年以后,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每年均以10%以上的增幅增长。他称,我市城乡空气质量较好,但城区基础差,主要受高新区、罗庄区一些企业影响,今后将强化治染减排,加强“治、用、保”流域污染防治体系和环境安全体系建设,抓好扬尘、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改善水体和空气质量。  

      12.两年后冲击国家森林城市 

      实事:以举办第四届(2012)山东省城市园林绿化博览会和贯彻落实全省绿阴行动为契机,把滨河景区打造成景观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健身长廊和临沂中心城区的大客厅、大花园。到2013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进展:市园林局局长张宗义表示,近年来,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绿地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幅翻了一番。围绕城区8条河流建成的滨河景区,总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形成集“水、岸、滩、堤、路、景”于一体,兼具防洪、交通、景观、休闲、健身、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生态景区。2012年,要扎扎实实为群众谋取“绿色”福利,完成绿地改造面积1100公顷,修复和保护湿地面积1000公顷,新增健身、休闲、娱乐等便民设施覆盖面积5000公顷,水质稳定达到3类以上。 

      13.今年新建500个健身活动站点 

      实事:2011年,市区启动市民健身中心建设,城乡社区(村居)新建500个健身活动站点。免费开放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科技馆。2012年,在全市20户以下自然村中新增直播卫星广播电视用户1.1万户;新建公共电子阅览室2000个,组织文化下乡400次,电影下乡10万场。推进临沂大剧院建设,力争2013年“十一”前投入使用。 

      进展: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近年来,临沂市建成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300余家、群众健身活动站点600余处,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8000余名。每一年都将增加健身活动点的建设,下一部将重点加大农村健身活动点的建设力度。 

      14.建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 

      实事:2013年,建成市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并投入运行;健全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工作机制,严防地沟油回流餐桌;继续开展餐饮服务行业“十百千”示范工程;完成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改造、扩建。 

      进展:2010年初,市政府下发《临沂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对餐厨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做了明确规定。市城市管理部门是餐厨废弃物处置的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畜牧部门、环保部门、循环经济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改、商务、公安、财政、物价、规划、水利、卫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有关工作。 

      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科长杨玉斌称,餐厨废弃物的处理、利用也提上了日程,目前市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的建设已经处于考察阶段,届时将会实现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环保部门积极配合做好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建设等工作。 

      15.中心城区公共供水全覆盖 

      实事: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强化市、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2011年,全面完成国土资源系统和部队支援我市抗旱找水打井配套建设,全部落实管护主体;2012年,完成714眼山丘找水打井任务,全面解决规划内剩余87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临沂城30万吨东线供水工程,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供水全覆盖。 

      进展:市环保局局长段卫东表示,我市已经对重点流域82家废水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加强市、县20余家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督导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我市还将全面落实堤岸水库生态保护规划,提高中心城区自来水供给能力。争取到2015年城镇供水能力达到每年5亿立方米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 

         16.灾害点、缺水村完成搬迁 

      实事:2013年,完成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928户、6525人的搬迁避让任务和17个极度缺水村、1366户、5156人的搬迁任务。 

      进展:记者从临沂市国土资源局获悉,根据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和临沂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山东省确定的临沂市危险性大、稳定性差、易受降雨因素影响突发险情而急需搬迁避让的隐患点13处,加上临沂市近期通过调查筛选新确定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共计16处,这些隐患点都位于山区及极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根据我市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进度,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工作都将确定一名县级领导具体负责。 

      17.残疾人服务送到家门口 

      实事:加快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2012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乡镇(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康复站和社区康复室覆盖率达到100%。  

      进展:作为残疾人民生工作一大亮点的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进展迅速,包括康复门诊楼、康复训练楼、康复治疗楼在内的一期工程总面积达到38396平方米,目前康复门诊楼、康复训练楼已全面进入后期装饰阶段,计划今年年底完工,康复住院楼主体框架已完工。 

      市残联副理事长宋庆富介绍说,该康复中心设有听力语言、脑瘫、孤独症、培智、白内障复明、辅助器具资源等6大功能中心和临床医技、康复等近40个科室,拥有336张床位。二期建成后,床位将增至1000张,可容纳千余名残疾人同时接受康复训练,这也将大大提升我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在乡镇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全市已建立康复指导站180个,康复站3598个,覆盖率达到70%。2012年,我市计划在每一个村都将建设一间残疾人康复室,将残疾人服务真正送到家门口。 

      18.加快天然气普及步伐 

      实事:加快推进“气化临沂”建设,2012年完成市区至各县城的高压、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建设,加快乡镇驻地、中心村和新建农村社区管道天然气普及步伐。加快农村沼气建设,2011年、2012年新增农村沼气用户6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和秸秆气化站200处以上。 

      进展:公用事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最直接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气化临沂”工程,编制了《临沂市天然气高压管网发展规划》,市区至各县城的高压、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形成了近2000公里的天然气管网,全市已有40万户居民、374家公福用户、646家工业企业用上管道天然气。在沼气建设方面,全市今年已完成新建户用沼气近3万户,新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105处。

       19.“五化”工程全面达标  

      实事:2012年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一县一场、一镇一站”的目标,按照每20至30户设置1处的标准,完成村居(社区)生活垃圾收集站点建设任务。乡镇驻地按人口总数的2‰至3‰的比例、村居(社区)按人口总数的1.5‰至2‰的比例配备环卫保洁人员;乡村“五化”工程建设全面达标,已建成农村社区实现“三上”,新建农村社区同步配套“三上”。 

      进展:目前全市65%的行政村完成了达标任务。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市269个农村社区、村居完成气上楼、水治污、环卫保洁市场化物业化“三上”工程建设,2523个村居(社区)实行了市场运作,1101个村居(社区)实行了物业化管理。城区3个垃圾处理场进一步完善提升,各乡镇、街道建立起垃圾中转站,配备运输车,初步实现了环卫保洁城区全覆盖。加快推进“户集、村收、乡镇运、市(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九县乡镇垃圾中转站初步完成定点布局,并已建成15处乡镇垃圾填埋场和9处垃圾中转站。 

      20.8万探头护卫城市 

      实事:完善“天网”工程,今年重点完成环临(临沂与周边市)防控圈、环市区防控圈、环县城防控圈和主城区监控网建设任务,安装监控探头达到8万个;2012年重点加快推进国道、省道及城区干道卡口系统建设,单位、社区及重点部位安装技防监控探头达到12万个,技防覆盖率达到90%以上。 

      进展: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6亿多元,共建成区域治安视频监控中心1995个,安装视频监控探头5.3万多只,利用“天网”在市区破获刑事案件208起,查处治安案件675起,交通事故134起。目前市公安局14个分县(区)局中有12个分县(区)局已完成一期建设,投入使用并取得实效。 

      记者文美 车明军 付茜



     

    (责任编辑:庄红)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